第五百七十七章、黄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即使鹰国衰落的成为鹰酱的小弟,但鹰国依然被认为是绅士的代表,即使是很多老美也会被标准的伦敦音所吸引甚至主动学习。

而很多鹰国人骨子里也依然瞧不起老美,认为他们没有文化,就更不要说其它国家的人了。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鹰国人在现实中还是不得不承认早已和老美不是一个等级的国家了,在90年代前还要加上一个毛熊。

即使是再自大的鹰国人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国家有和美苏掰手腕的能力,也不得不承认二战后,鹰国不再是世界的主角。

但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虽然鹰酱和毛熊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双级,但做了几百年老大的鹰国人并不会马上认为自己只能当小弟了。

只是现实很快就给鹰国人打脸,让他们明白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不在,只能抱紧鹰酱的大腿才能对抗苏联了呢?

第一次打脸就在于二战后的世界划分。

不得不说,二战对于鹰国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战前的英国确实可以算是世界上的头部强国。

长期制霸全球的事实使得很多鹰国人都有种“天朝上国国民”的优越感,甚至连很多高层都对国外的事物不屑一顾甚至可以说是蔑视,颇有当年大清乾隆帝的风范。

更可怕的是这种习惯性藐视心态也如实的反馈到了他们的行为上,以至于在战略和战术上不自觉地低估对手。

于是让鹰国人吃苦果的时候到了。

先是欧洲战场的惨败,数十万鹰国最精锐的部队连同高卢鸡、荷兰等国家的部队被汉斯虎打的惨败。

高卢鸡投降!

荷兰投降!

比利时投降!

要不是汉斯虎的部队在关键时刻犯下错误,留下敦刻尔克这一空挡,当二十三万鹰国士兵以及十来万法军逃会鹰国本土。

鹰国远征军就要在欧洲大陆全军覆没了。

但人回来了,装备没有。

为了尽量撤回人员,远征军把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后面鹰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面对汉斯虎空军的进攻,海军的封锁,如果不是有大西洋彼岸的鹰酱死撑,被德国打趴就是时间的问题。

有一部叫做《灰猎犬号》的热卖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故事,在电影中鹰酱通过大西洋向鹰国不惜代价援助的故事。

当然,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虽然靠着鹰酱以及毛熊的熬死了德国,鹰国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援,鹰国把在大洋上的战略要地全都抵押给鹰酱,以至于在战争后期的雅尔塔会议中。

鹰国首相丘吉尔虽然作为三巨头之一,和毛熊、鹰酱共同协商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问题,但基本上什么大的利益也没捞到,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的外强中干已经表露无遗。

这一时期,虽然普通的鹰国民众还对鹰国的地位滑落没有感觉,但统治阶层已经充分的意识到鹰国和美苏两个国家已不是一个级别的玩家了。

丘吉尔后来在回忆录曾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和感受——“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鹰国小毛驴。”

既然实力不行了,那么庞大的地盘也就保不住了。

二战结束后,面对各地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丘吉尔还曾试图说服鹰国民众和内阁援助希腊,镇压各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把日不落帝国崩溃的苗头扼死在萌芽之中。

但以鹰国现在的国力显然不能够维持住自己3000万平方公里的势力范围。

于是,在战后短短十年内,约旦、新西兰、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等十个殖民地陆续独立成为国家,让鹰国的面子无处安放,日不落帝国也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