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266章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

贞观无太子 赴醉人 2667 字 2022-11-21

慕容伏允点了点头,示意将人请进来。

片刻工夫后,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走了进来,单手捶胸道:“拓跋钊参见大汗。”

拓跋钊也就是西海王,其父为昔日吐谷浑的裨王拓跋木弥,只可惜当初慕容伏允的老爹夸吕,年老昏庸,使得吐谷浑内乱连连,不少人在当时归顺了前隋,拓跋木弥便是其中之一。

而拓跋钊则在那时,投效了慕容伏允,并没跟其父一起归顺前隋。

之后,又辅佐慕容伏允收复了吐谷浑,因此得封西海王。

“最近怎样?部落里可有难事。”慕容伏允问道。

拓跋钊笑道:“大汗放心,微臣治下,当是无碍,胆敢有乱臣贼子蹿出来,必斩之。”

听他这么说,慕容伏允笑了。

要说他麾下,能力最强的便是慕容孝隽和天柱王,可要说到杀心最重的却非拓跋钊莫属。

“对于天柱王之事,你怎么看?”慕容伏允问道。

拓跋钊闻言,都没做多想便说道:“天柱王其心可诛,自尽算是便宜他了!为人臣子,竟有不臣之心,万死难辞其过。”

“你呀你……”慕容伏允说道,“天柱王纵然有过,但他心系吐谷浑却是做不得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莫要太过于苛刻。

而且,他终究还是离世了,也算是为了吐谷浑尽忠了,哎……”说着,慕容伏允叹息了一声。

也就是李承乾不在场,李承乾要是在场的话,估计都得感慨一声,好演技啊!

妈的,这年头,不会演技的王爷都不是好皇帝啊!

“大汗说的是。”拓跋钊道,“不过微臣还是觉得这老儿死的不冤。”

慕容伏允摇头苦笑,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人也陆陆续续的多了起来。

一直到临近下午的时候,才有人来报,高昌王到了。

等慕容孝隽进到大帐的时候,一看这阵仗,就猜到了个八九不离十。

“微臣参见大汗。”

慕容伏允一脸热情道:“爱卿免礼,来人,赐座。”

待慕容孝隽落座后,众人也是纷纷跟他打招呼。

今日所谓何事,大家其实都猜到了,这会儿打招呼,也不过是提前恭喜罢了。

“今日叫大家来,估计大家也知晓一二,不日之前,我吐谷浑的国相,天柱王,因大唐逼迫过甚,于军营里,以死明志,震慑了大唐的狼子野心。

可天柱王一死,国相之位便也空了下来,今日,诸位就商议商议,究竟由谁来接任这国相一职?”慕容伏允那也不是个要脸的。

天柱王的死跟大唐有什么关系?若非是吐谷浑内乱,天柱王会死?

当然,对于他把责任推到大唐,大家也能够理解,总不能说是他逼死了天柱王吧?

这传出去,刚刚稳定下来的吐谷浑,怕是又得内乱了。

再说了,把责任推到大唐多好啊,这也是矛盾外移的一种方式,内部矛盾转移成外部矛盾,也有利于内部的团结。

这事儿吧,当政的几乎都干过。

“微臣提议由高昌王接任国相一职。”有人说道,“这些年,高昌王为我吐谷浑也立下过无数的汗马功劳,加之其才能出众,接任国相一职,倒也实至名归。”

按理说,这事儿就不该是这么整的。

可大家又不是傻子,慕容伏允专门等到了慕容孝隽班师回朝,又特意等他来了之后,才提起这件事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再说了,谁还不知道慕容孝隽是慕容伏允的心膂之臣?

这事儿还用商量?

就连慕容孝隽都猜到了是怎么回事儿。

说真的,整个吐谷浑,他都不知道除了自己,还有谁更适合接替这国相一职?

很快,大家就纷纷响应。

慕容伏允却是玩味地看着这一切,也不急着表态,就这么看着。

一开始吧,大家还吹捧得一包子劲儿,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伏允屁都不放一个,众人终于开始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

好家伙,貌似慕容伏允不是这么想的。

慕容孝隽也反应了过来,当下心里没有愤怒和不甘,有的仅仅是不安。

不对劲儿!

“诸位抬爱了。”察觉到了不对的慕容孝隽当即拱手说道,“本王这些年在浇河郡不善政务,荒废良多,且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恐难以胜任,诸位还是另觅贤臣的好。”

众人一时间也有些尴尬,纷纷看向了慕容伏允。

慕容伏允见状,却是看向了慕容孝隽,关切地问道:“高昌王身体不适?”

“都是旧疾,当不得大汗挂念。”慕容孝隽施礼道。

心里却是有些迷糊,此乃为何?

慕容伏允却是喊道:“来人,传本汗手令,遍寻良医,如今天柱王刚刚离世,高昌王万万不能出事。”

“多谢大汗挂念。”虽然嘴中是感谢,但慕容孝隽却是越来越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