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他的面容平静而安详,杨昭亲自为他盖上了白布,不少百姓站在一旁默默流泪,年溪县已经死了很多人,人人穿孝服,处处挂白幡。

有僧人来为枉死的人们超度诵经,百姓们洒着纸钱,黄色的钱纸随风飞舞,又缓缓飘落在潮湿的土地上。

杨昭沉默无言,他知道,王狗子不是第一个牺牲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六日后,年溪县的洪水终于退去,杨昭还来不及歇一口气,又传来消息,松江支流的墨河、朝阳河、晋河都已爆发洪水,三河汇一,狂风混着怒浪来势汹汹,洪峰水位极高,湖州终于迎来了最大的危机……

“如今之势,唯有泄洪。”一位京中来的治水行家分析道:“小梁县堤坝必然抵挡不住此次洪峰,到时洪水肆虐,府城危矣!杏阳县地势奇巧,这次若非聂大人主修堤坝,又借上游七仙坝控制水位,杏阳县早已遭劫,而今只需炸掉杏阳大堤,洪水从杏阳县分流,小梁县必能守住,府城之危可解!”

其余几位官员纷纷附和。

钦差见聂偿恩并不答话,便道:“子惠,你怎么看?”

“下官不同意分洪。”杨昭回答得无一丝犹豫。

几位官员急着要分说,钦差抬手止住,又问:“为何?若不分洪,小梁县如何抵挡?”

“堤坝挡不住,还有人。”

“何意?”

杨昭回道:“大人,小梁堤历来就是一处险段,堤身以沙土铸成,堤窄且浅,外无护堤长滩,内无撑脚压台,此次洪峰凶险,堤坝岌岌可危,难堪重负。”

钦差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堤必溃,但人不易溃。下官提议,张贴告示,征召民夫,组‘人堤’以挡洪峰,一批人挡不住,还有第二批、第三批,源源不绝,必能护住小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