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心

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2160 字 2022-11-22

那个时候,他所做出的决定,已经不是自己做出来的了。

“所以,你再思考一下,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和匹夫一怒的区别呢?”沈水碧又对他问道。

她的语气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李启思索出答案。

李启则继续沉思。

匹夫一怒,街头愤而杀人和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区别?

二者都是激怒杀人,结果上看毫无区别。

但实际上呢?

匹夫只不过是头脑一热,上去捅死了人,很有可能他事后会无比后悔,会恐惧忧愁,会憎恨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冲动。

因为匹夫没经过思考,他被怒火驱使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等到事后之后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必要杀人。

但士之怒却根本不会后悔,因为他动手之前就经过了深思熟虑,就已经明白自己做出决定的起因,过程,并得出了这样是最好的方法,于是毅然去做,可以做到虽九死犹无悔。

这便是“一腔血勇”与“义之所在”的区别。

这也就是,道心被蒙蔽,和道心清明之时,做出决定的区别。

有了这样的清明,所以才可以解脱,逐道之时不畏生死,不惧强敌,可以以道为生,为道而死。

世人不修心,所以他们不自由,是非颠倒,认假为真,每一个人,都像奴隶一样,被欲望,冲动,以及各种情绪所奴役和束缚。

这样一来,他们就在欲望的束缚下,身不由己的生,身不由己的死,身不由己的爱和恨,身不由己的奔波操劳一生,既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这一切,只是惯性的生活着,生老病死着,在枷锁的束缚下,被诸多事物驱使,不得自由。

但这时候,李启的疑惑来了。

“沈姑娘,那按照这个说法,修道难道就要摈弃七情六欲,把自己变成机器人?事事都分析利弊,那岂不是唯利是图,只求自己的利益和安稳?这样一来,还算是修行吗?”李启开口问道,眉头紧蹙,极其不解。

沈水碧歪头,疑惑的说道::“你怎么会这么想?”

“让你不被欲望所驱使,又不是让你摈弃欲望,欲望本身就是‘心’的组成部分,如果你摈弃掉他,你的心还完整吗?”

“所谓道心清明,何为清明?是让你用智慧观照自身,不断思索,有思索,就能里外光明澄彻,不被单纯的欲望所驱使,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

“认识了自己本来的真心,澄清迷惘,撇空嗔痴,认识到自己的欲望是什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引起自己怒火的是什么,自己做事的动机和缘由是什么。”

“当你内心清明,明了这些的时候,你又怎么会做出被欲望所迷惑的事情呢?”

“就好像你现在和之前的对比一样,你之前被傲慢所迷惑, 遮蔽了道心,所以,你就觉得那样的行为真的是你能做出来的吗?”

沈水碧一连串质问丢出来,再度逼迫李启去思索。

然后,李启不得不承认,她说的很有道理。

被本能驱动着去胡作非为,任由自身欲望膨胀,才叫自由吗?那不过是欲望的奴隶,称不上半点自由。

道心清明,不为贪嗔痴所迷惘,不为诸因果所羁绊,不为心中疑窦,恐惧,愤怒等情绪裹挟,知晓本心,并依照本心去做。

心中没有迟疑的去践行自己的道路,明白自己真正喜爱什么,真正追求的是什么,然后再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智慧去实现这个目标。

这就是逐道者的心,这就是‘道心’。

逐道者,都要有这样的心,才能持之以恒的坚定向前,在漫长的生命之中依然维持着最初的热爱,否则只会在长久的事件中被力量与欲望操控。

思考明白这一点后,李启突然就感觉到,自己心中的好多迷惘,尽数消失。

得到力量之后,修行之后带来的那些蒙蔽在心上的灰尘似乎都被扫掉了。

道在外界,是整个大天地运行的规律

道在体内,就是人身小天地的准则。

此刻,道心上曾经的灰尘被扫掉,他的人身小天地似乎都澄澈了许多,各种内气和体内神气的运行都变得通畅了。

沈水碧见状,有些开心的撤掉了壁障。

没有人察觉到刚刚发生的事情。

点击下载本站a,海量,免费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