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天才王大成

王大成见林浩饶有兴致的模样,于是从里屋搬出一个竹条钉成的架子,将几块玻璃碎片固定在竹条上。

底部放置了一小块碎玻璃,通过铜镜,将光线折射到碎玻璃上,继而从牙龈上用竹签刮下一些牙斑,放在碎玻璃上,滴上几滴无根之水。

“林大人,您可以上前观察一番,只不过取了一点牙斑,却有着无数蠕动的小动物,大小形状不尽相同,至少可以分为四个家族。”

“不仅仅是牙斑,就连河水,平时吃的食物,包括头发上,都存在着这种小动物,相信用不了多久,在下便能研究出,这小小动物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

王大成满是自豪之意,用他的话来说,这些个发现,绝对能够颠覆现在人的认知。

林大人若是观察后,绝对会大吃一惊,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奇妙的世界。

林浩则是微微颔首:“这些小动物,学名叫做微生物,依附在任何一种物体上,微生物又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支原体等等,在桃源县学,有着一门科目叫做微生物学。”

王大成难以置信的看着林浩,虽说林浩讲的那些个生僻词从未听过,本以为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人知晓,这小世界的存在。

未曾想,在那林大人口中的桃源县,已经成了一门学科!

不过王大成丝毫没有失落之意,反而越发的兴奋,如此也就证实了,他并非父亲口中的痴心妄想。

方向对了,只要研究下去,绝对是一门大学问,要怪就只能怪他出生了晚了。

“西昌府县衙账房中近三年的账可是你做的?”

林浩继而问道。

“不错,朝廷规定,县衙需要有一本公账,可县衙中未有精通算学之人,便由在下担任,不过那本账是假的,都是按照前任县丞赵大人的要求记载,真实的账本,就藏在县衙公堂的惩戒石下。”

王大成并不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只是将这当成一份工作。

先前赵大人告诉他,账本必须有两本,一本假账,所有款项都得出入无虞,以应对上面检查。

另外一本,则是真实记录县衙的每一笔开支,不过这本账一定得藏好,绝不可能轻易示人。

交代完,没有多久,赵县丞就升迁去了山东府,被上任的胡言顶替,这些年王知县也从未问自己要过账本,所以每一本都被他埋在了县衙内的惩戒石下。

“可有人协助你做账?”

林浩试探性问道。

“都是经在下一手记录,县衙账房中的那些,都是按照前任赵县丞吩咐,每一笔出入,都得一一对应,亏空之处,得巧立名目,偷梁换柱……”

王大成尴尬的挠了挠头,认为估计是自个回乡之前,忘记将真账本一事交代清楚,所以钦差大人才找上门来。

“那你可曾念过书,修过算学?”

林浩接着道。

“钦差大人,您也看见在下家中这般条件,哪有银子供在下去私塾念书,不过是看了些算学类的书籍。”

王大成显然有些个难为情,他也想去参加科举,有朝一日,能够堂堂正正靠着自己的本事,入朝为官。

而不是在叔公手下,当个跑腿的,虽然他生性纯良,但也清楚,叔公能挣这么多的银子,都出在了西昌的百姓身上。

但却无力制止,王仙芝的话,对于他来说,就是军令一般,所有挣到的,事后都得还给叔公,偿还当初捐官的银子。

不过王大成也颇为知足,至少在县衙中为官,能吃得上饱饭,顿顿都能有肉吃,时常还会给些银子,能够支持他的研究,若是换作在新乡种地,压根想都不敢想。

林浩内心不由高看王大成几分,从未系统化的学习过,却能够将一个县城的账目做的井井有条,数万两的亏空,也能补齐漏洞,天衣无缝,甚至连自己都看不出任何端倪。

“那你可有想法入朝为官?”

林浩微眯着眼道。

虽说王大成这西昌主簿是捐银子换来的,但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知县说在下这辈子就是种田的命,怕是没法再回到西昌府做官,王知县的次子王加宝要参加今年的乡试,若是中了举人,便会接任下主簿一职。”

王大成尴尬的挠了挠头,出身卑微的他怎会有资格去想这些。

加宝兄弟今年会试若是中得举人,甚至不需候补,直接可到西昌府担任县衙主簿一职。

先前之所以是自己,完全是王知县为了避嫌,这些年,该享受的也享受过了,有何不知足。

“他说你是种田的命,你就得是种田的命了?”

王贲白了王大成一眼,林大人这话分明是有提携之意,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大成不敢有何奢求,只想让父亲与自个能有口饱饭……”

不等王大成说完,便被林浩打断:“够了,今年的春闱,本官会给你一个名额,届时带着这枚信物前往应天,前去应天书坊,找一名为杨士奇的编纂,他会替你安排。”

林浩将一枚刻着桃源二字的玉牌,递给王大成。

哪怕林浩想给王大成举荐个官位,朱棣断然也不会拒绝,但林浩却不愿让其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