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这是不是说明了,其实私生子的传言,本身就是一个为了掩护皇太弟的幌子?一个差点害死了几千万人口,并且真的害死了无数英雄的幌子?!

“我们损失了一个神眷者,一个还没来得及长大,却已经比大部分军人都要勇敢、聪慧的神眷者。这么大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

苟宰几乎就差把“你就是罪魁祸首”的条子,贴在闻澈的额头上了。

他用模棱两可的猜测,以及对失去烈士的遗憾与悲痛,很轻易的就挑动了大众的愤怒,显得他就像是一个不畏强权,在为真理呼吁,说出大众心声的英雄。

无论闻澈回答不回答,苟宰其实都已经把闻澈架在了火上烤。

不回答,那就是逃避问题;回答了,就是欲盖弥彰。最重要的是,在苟宰想来,像闻澈这样大年纪的孩子,是绝对忍不了这种被无故指责的气的。闻澈最大的可能就是口不择言,然后,苟宰就可以把这份口不择言,扭曲成皇太弟对烈士的侮辱。

啧啧,丑闻不就是这么来的吗?断章取义,偷换概念。

事实上,如果换做任何一个皇室成员,苟宰的计划都会很成功的。

但闻澈却有些哭笑不得。

因为他就是那个在对方口中被推向了神坛的神眷者,那个年轻的、勇敢的……好吧,他真的说不下去了,这么夸他,实在是有点羞耻py。他没那么伟大,也没那么无私,他当时只是想少游能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