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

人多的地方往往事儿就多,事儿多的地方热闹也多,热闹多的地方自然闲话也多。这京城是全海天人口最多的地方,热闹事儿自是也不少。

往往东边出了件事儿,闲话风吹一般不刻便传到了西边,什么叫不胫而走在这京城可谓诠释到了极点。这事儿要再跟皇亲贵胄,高官豪商扯上一星半点的关系,那更是会被传得沸沸扬扬,直弄得满城皆知才算终了。

要是再有一件天家风流秘事,那就了不得了,更是会被争相传扬,个个说的跟亲见一般有板有眼,绘声绘色惹人遐思。

这几日的京城便盛传着一件这样的事儿,这传言涉及翰王殿下,那翰王可是海天百姓心中的英雄,有关战神,还是风流韵事?那可谓百年不遇的大事,京城中一时连百姓的称呼语都变了。

以前见面就问吃了没,现在却改问听说了没。

这是怎么回事?您且听来。

事情的起因源自皇帝的一道口谕,不久前皇帝下谕,翰王殿下久病不愈,令钦定翰王妃前往鲁山行宫照顾,将大婚提前,改在鲁山进行。待翰王爷病愈之后再回京城告祭太庙、入宫谢恩。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悲喜交加,翰王大婚,这本就是一件喜事自是要乐的,悲则是听到翰王病情不见好转,自是担忧。

口谕传出的当日,翰王妃吴小姐便被宫中马车载着缓缓出了京城,那日尚有百姓对车祈福,希望她这一去能借着喜事让王爷的病早日好起来。

百姓却不想吴小姐这一去,王爷的病还真就好了。四日前,从鲁山传回消息,王爷已经大好,并将大婚定在了七日后,皇上龙心大悦,当即下旨届时百官前往相贺。

然而隔日,翰王却匆匆自鲁山行宫连夜归京,入京便直接进宫面圣。翌日宫中却突然传出消息,那翰王妃竟暴病而亡。喜事变丧事,一时间京城满是嘘唏之声。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同日皇帝震怒,竟要将那吴菱姚的父亲吴戈一押出午门斩首,吴府上下抄家流放。却听那吴戈一已经下狱,是翰王爷跪在正清宫殿前一个时辰死求,皇帝才息怒,释放了吴大人。只略施小惩,打了五十廷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