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榜下捉婿

“嗯,有道理。”

长孙冲忽然转头看向李泰,刚进书院时,李泰还是胖乎乎的青涩少年,这会儿已经消瘦了不少,有点翩翩君子的气度了。

“李泰你呢?有什么打算?”

李泰两手一摊:“我啊?我想留在书院。”

“你要留级?”李恪惊讶的看着他。

李泰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留级?本天才怎么可能跟你们一样,用这种笨办法。”

“而且留级也只能留一年。”

“我要留在书院当助教!”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震惊了。

要知道李泰可是李世民最宠爱的皇子,说句不好听的,李世民对他的比对太子李承乾都要好,给他的封地多达22个州,这可是整个大唐独一份的存在。

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留在书院当个教书匠,这要是传出去,还不知道外界会怎么传言呢,弄不好会说李泰失宠,只能躲在书院不敢出去。

不过转念一想,众人又能理解李泰的决定了。

毕竟他上面还有李承乾这个哥哥,他现在越受宠,等将来李承乾继位后,他的位置就越尴尬,留在书院教书,也是表明态度的一种方式。

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李泰不屑的道。

“王爷有什么好稀奇的,大唐有那么多王爷,我要做就做独一无二的,我要成为大唐最伟大的格物学家!”

李泰眼底闪过一丝狂热,自从接触到格物之后,他就对权利没什么欲望了,哪怕让他当太子继承皇位又如何?百年之后还不是变成一捧黄土,只有在格物的世界里,他的精神才能与世长存,他要让后世学子按照他发明的定律来了解这个世界,他要做出最伟大的发明,去改变这个世界!

相比之下,权利这种唾手可得的东西,对他实在是毫无吸引力。

倒也没人觉得李泰是在吹牛皮,毕竟这三年来,李泰的文化课是整个书院独树一帜的存在,每次考试,不管第二第三怎么来回变换,李泰始终都是第一,别人考98那是因为他们只能考98,而李泰考100,是因为试卷只有100分。

李泰的话也给长孙冲他们打开了新的思路,除了毕业跟留级之外,他们似乎还可以留下来当助教。

所谓的助教其实是秦浩提出来的,毕竟现在书院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六百,等明年再招生时,还会更多,弄不好要超过一千人,这样的学生规模,放在后世也已经不算小了。

学生多了,教师少,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像文科还好,想招人随时可以招到,可理科就麻烦了,整个大唐会这玩意的就秦浩跟云烨,这个学期他们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

于是秦浩就跟李纲他们提出了想要将一批理科成绩好的学生,留下来当助教的想法。

这个想法得到了李纲这些老先生的支持,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传承的表现。

仅仅只是开学一个星期,第一批入学的学生们就已经开始面临重大的人生抉择,同时他们还要完成先生布置给他们的研究课题。

关于研究课题,文科没什么好说的,基本都是一些史料的整理,这都是给那些文科比较好的学生布置的。

像李泰这种理科成绩比较好的,基本都是一些发明课题,比如秦浩给李怀仁这个小组布置的课题就是利用水压制作一套完整的灌溉设备。

各个小组拿到课题之后,也就没时间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秦浩布置的课题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可是在大唐,很多材料都没有,只能靠他们diy,按照长孙冲后来的回忆,在书院的第三年,他就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变成了一个合格的木匠。

不过要说起来,学会技艺最多的还是李泰,长孙冲好歹还有一个团队,他的小组就只有一个李恪,原因是这货太傲娇,一开始瞧不上别人,结果等到他发现情况不对,被人全都完成了组队后,就只剩下一个李恪没人要了。

于是,这对难兄难弟就只能抱团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