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亿万身家

秦浩正在喝水差点呛着,不过有一说一,卢美琳似乎又胖了不少。

“哥,这是我最好的兄弟陶陶。”

刘森握住陶陶的手:“经常听阿浩跟阿宝提起你,既然你是他们的兄弟,那就是我刘森的兄弟,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嗯。”陶陶感动得不行,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接连敬了刘森三杯酒,当时刘森的脸色就变了,秦浩躲在一旁偷笑,难得看到刘森一天之内吃两回憋。

这顿酒毫无疑问,刘森又喝多了,差点第二天都没起来。

秦浩把他叫起来的时候,他还一个劲的揉着脑袋,不过得知要去验收土地后,刘森还是洗了一把冷水脸,还是强打精神换好衣服,依旧是风度翩翩贵公子的形象,不得不承认,刘家对他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和平饭店门口,赵处准备的汽车已经等候多时,一行人来到南京路跟黄河路交界的位置。

赵处指着面前一片低矮的房屋跟后面的洼地:“秦总、刘总这块地的面积有24万平方米,你们确定要全部开发吗?”

刘森下意识的看向秦浩,秦浩拿过图纸笑着对赵处道:“就是再大上一倍,我们也开发得起,就看赵处舍不舍得给我们批了。”

赵处长一阵苦笑:“秦总别说笑了,现在浦西哪里还有这么大面积的地块,就这还是我们协调了好几个部门,才腾来的。”

此时的上海核心区域还是在浦西,浦东还是郊区,在上海有句话叫做:宁要浦西一张床,莫要浦东一间房,虽然都是上海,却是天差地别。

“秦总,您看,什么时候可以动工?”赵处长又提到了他最关心的问题,现在合同已经签了,要是秦浩忽然撤资不干了,估计他这个处长也只能干到退休了。

“只要三通一平做到,随时可以动工,另外前期的五千万港币已经汇入公司在内地的账户,预计下个星期就能到账。”

赵处长闻言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立即表示,只要验资完毕,施工队立马就能入场。

所谓的三通一平,其实就是通电、通水、通路以及地面平整,别小看这些基础工程,不仅能够省钱,还能省去企业不少麻烦,这也是外资的优待,一般的民营企业可没这个待遇。

一个星期之后,五千万港币到账,按照汇率也就是3500万人民币,赵处长亲自验资审核后,工程队也立即入场。

随后,刘森头一次见识到了基建狂魔的效率,仅仅25天,24万平方米就做到了三通一平。

这也给刘森打了一剂强心针,更加确信内地市场一定能发展起来。

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又是在南京路边上,自然吸引了不少上海民众的关注。

“这么大动静是要建什么?难道上海又要多一家五星酒店?”

“不是,我听说好像是要新开一家百货商场。”

“瞎说,哪有那么大的百货商场?沪联商厦连那个十分之一都不到呢。”

“反正不管是什么,这个老板肯定大有来头,那么大面积,建起来得花多少钱啊?”

刘森站在对面一栋三层楼的阳台上,眺望不远处尘土飞扬的工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阿浩,跟你合作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秦浩只是淡淡一笑,丝毫没有谦虚的意思。

一个月后,刘森踏上了返回香港的航班,这一趟上海之旅对他来说无疑是收获颇丰,既跟亲生父母相处了一个多月,又看到了一个未来拥有无限可能的商业综合体从无到有。

送走刘森后,秦浩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不是他不想当甩手掌柜,主要是这个时期施工队还很不专业,他可不想到时候建出来的是一个豆腐渣工程,最后钱没赚到,还变成通缉犯。

在秦浩的严格监督下,施工队叫苦连天,一旦发现问题立马返工,那些糊弄外行的手段在秦浩面前压根无处遁形,“流金岁月”世界积累下来的建筑行业经验这一刻派上了用场。

当然,秦浩也不是光挑毛病,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差施工队的,在伙食方面也是严格把控,作为甲方老板天天跟工人吃食堂,谁敢克扣伙食费?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八个月过去,一栋造型奇特,18米高的三层建筑已经拔地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