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过几天应该就好了。

没有电,自然就没有电灯。他在桌上看见一盏油灯,chuáng头柜里还有一大包蜡烛。

这是什么原始生活?

禹周和摇了摇头,把手电筒拿出来放好。

简单收拾了行李,他带的东西不多,就是几件衣服和洗漱用品,还有几本关于养殖的理论书。除此外,因为爱吃甜的,来之前还买了几袋水果硬糖和一大把巧克力。

拆出一颗苹果味的丢进嘴里,他先去山dòng看了一遍鸟蛋,发现它们一个没丢一个没少,才回来把院子其他屋也逛了一遍。

这些建筑应该有些年头了,里面的布置都是上世纪的风格,还带混搭的——雕花的实木矮chuáng、印着主席像的陶瓷杯、可以放磁带的老收音机……

禹周和按了开关,发现竟然还能用。就是信号一般,只收得到一个情感电台,还呲呲作响。

去了厨房,果然是农村常见的柴火灶台。一旁的架子上放了不少蔬菜,还有肉和jī蛋,最底下有米面,调料也一应俱全,应该是董必应提前准备好的。

中午吃得多,晚饭他就随便煮了点面,味道竟然意外的不错。

中途收到陈教授发来的消息,大意是问他安顿得如何。

禹周和实话实说,委婉表达了“住宿很奇葩、工作很扯淡、但会继续gān”的意思。

陈教授鼓励说年轻人就是要多闯多经历,让他有不懂的地方多学多问,最后还特意加了一句,“做事要沉稳,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要慌。”

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

禹周和喝gān净最后一口面汤,沉稳回复,“好的,多谢教授。”

小院有专门的浴室,能容纳两三人的一个圆形浴桶四四方方立在中央,墙角放着一个很常见的大红塑料盆。

天气渐渐转凉,没有热水器就等于要自己生火烧水。

禹周和习惯每天洗澡,于是吃完饭又默默坐回灶台前,用chuī气竹筒往灶里鼓气。看着火苗渐渐变大,烧了整整两大锅水,再一桶一桶搬到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