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神话高校 熊二先生 743 字 2022-11-25

一切都是那么的猝不及防,十万铁骑转眼之间,就从京城来到了盛京城,一点防备都没有。

见人就杀,没有人能够在铁蹄之下逃生。等到城里面的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整座盛京城,已经被团团包围了。

面对成千上万的铁骑洪流,个人的力量是如此弱小。万箭齐发之下,鲜有人能够逃生。所有的出路都被堵死了,城里的粮食也不够了。更关键的是,人心乱了。

“方丈,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威猛高大的武僧问道。

“阿弥陀佛,朝廷不仁,小皇帝不义。竟然做出此等天怒人怨之事,怪不得胡人无百年之运呢。”方丈似乎没有听到似得,自言自语道。

“不要着急,先去派人通知各大势力的主事者,同时封锁各大城门。然后占领城内的交通要道,在每一处险要之所,都派人看守,以免发生混乱。”

其实在方丈看来,只要你没有动少林的根本,造不造反什么的,一切都好商量。少林的根本就是免税,以及和尚的特权。一旦动了,少林也自然就只能拼命了。

光是史书上记载的大规模灭佛,就有三武一宗四个皇帝。可是他们哪一个有好下场?哪一次灭佛的时间超过了十年?不都是人亡政息,谁敢灭佛,佛就敢灭了他。佛,也是有脾气的!

区区一个蛮夷之地的出身的山野之人,运气好成为了中原之主。如果按照规矩来还罢了,说不定还能够多上几年的国运。可是现在,竟然敢破坏千百年以来,整个天下的潜规则。

这个小皇帝不仅仅是灭佛,他还在灭道,三教九流,他都想灭了。这是想唯我独尊想疯了吧!他怎么不去逆天呢?

第七十章:朝廷与江湖

自秦汉以来,整个天下明面上是皇朝统治,可是实际上到了地方之上,不都是这些武林人士在统治吗?即使那些皇帝们,都清楚的知道这些事实,又能怎么样呢?

朝廷与江湖的关系,错综复杂。堪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时候是敌对,有的时候,是合作。这中间的道道很是复杂,一般人根本玩不转。

明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出身明教一坛主,对于江湖上的道道,再清楚不过。最后不也只是利用六大派干掉明教,然后又扶持明教残余,成立了日月神教,出来和江湖人士打擂台而已。

种种手段,不就是为了和江湖人士直接发生冲突嘛。所以后来的少林、武当两派才会装作一副,不敌日月神教的表现。

比如张三丰的手书和佩剑真武剑,都被他们给抢了。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很让人吃惊了,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事后武当竟然一点要报复的意思都没有?

这其实就是武当派在变相的向朝廷表明,自己是服从朝廷的,是没有威胁的,装出一副小白兔的样子。这才是笑傲中,少林武当两派表现得这么软弱的原因。

如果说明朝时,朝廷和江湖相处的很好的话,那么元朝就是一塌糊涂了。

元朝自从铁木真时代,那个时候铁木真不过是草原上的一个普通的部落之主,就已经被全真教发现,并且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随后的铁木真时代里,全真教一直都是他们的国教。只不过,后来为了给汉人一个说法,或者说是狡兔三窟。全真教就一分为七,一部分效忠蒙古,一部分回到汉地。

自此以后,蒙古统治者,对于全真教这种三心二意的作法,自然有所回报。所以,就有了八思巴和全真教掌教李志常的辩法,然后全真教辩法失败,逐渐走向衰亡。

随后元朝就一直采用高压政策,所谓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北地汉人,四等南朝汉人。在这种情况下,江湖人士就只能一直反抗了。

要知道,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反元起义的可不只是明教一家啊。即使是明教,不也是有着佛道两家的支持,才如此兴旺吗?

就比如五散人中的布袋和尚,他就是实实在在的佛教中人,只不过不一定是少林寺的。还有同为五散人的铁冠道人,也是一个真正的道士,只不过不知是哪一家培养出来的秘密武器。

而后来,阳顶天死去。明教群龙无首,又在朝廷的有意挑拨之下,从以前的装模作样,给朝廷看的假打,变成了刀刀见血的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