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第52章 公元前2800年

沙哈特真的拿了一套少年男子穿的毛线袍子给伊南, 让伊南换上。

伊南把袍子接过来看了看,觉得这衣袍虽然看起来相当陈旧,但是保存得十分完好, 触手柔软,整件衣服上也完全见不到蛀虫咬出的蛀孔。

她谢过沙哈特,换下了自己的越野服。期间沙哈特一直盯着她的身体,伊南刚开始十分疑惑, 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平”, 以至于把这位老人家都给吓到了。

但是后来伊南才反应过来, 沙哈特从来没有见过她身上穿的那些“特殊形状”的贴身衣物,所以比较好奇。

伊南赶紧手忙脚乱地套上那件蓝白色花纹的羊毛袍子。

这件袍子其实根本就是一整幅羊毛毯子, 直接对折,中间留出一截可供套头的开口, 刚好还形成了一个尖尖细细的领口。两边刚好留一个让伊南的两支胳膊伸出来的袖口, 然后这毯子的两边分别对折缝合,成为一个圆筒状的腰身。

这袍子刚好到伊南的膝盖以下,把该遮住的都遮住了。

除此之外, 袍子还很宽松,刚好藏住了她纤细腰身的曲线, 可谓相当合适。

沙哈特嬷嬷看了看,点了点头,表示很满意, 又取出一副疏齿的木梳,替伊南把头发轻轻地梳了一遍, 帮她把散发都别在耳后, 才说:“可以了, 这回真的像一个小伙了。”

伊南这才意识到, 在眼下的这个时代,人们不会以发饰判断一个人的性别,而主要是以衣服上花纹的颜色,以及其他女性特征来判断性别的。

“朵,你是怎么到西帕尔来的?”沙哈特问伊南。

伊南装作茫然的样子,惊讶地问:“西帕尔?这里是西帕尔?”

她一个学西亚史的,当然听说过西帕尔。西帕尔是一个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座小城市,位于乌鲁克的上游。它和其他两河流域的小城邦一样,曾经忽而归附于乌鲁克,忽而转脸反叛——但那都是公元前20世纪左右的事了。

而她刚才出门那片刻间看到的,则令她更相信这里只是城市附近的村落——农舍稀疏,人烟稀少,是个荒僻的所在。

“是呀,今天早上我去河边取水,看见你晕倒在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