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恩奇都——在这里用餐!”

“恩奇都——在这里如厕,嗯?暂时不想如厕就算了!”

“……”

“恩奇都——营地早间的所有程序你都要自己记住,任何人都只有入营的第一天有提醒。”

伊南被迫迅速地提高了对“恩奇都”这个名字的熟悉程度,否则随时可能会出问题。

整个营地里没有一个人提到昨夜有大猫出没——伊南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那么只能说明大家对此都习惯了,这里确实存在一只大型猫科动物,而且经常夜间出没。

整个营地大约只用了40-50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这种效率是建立在具体而完备的后勤基础上的。在铜锣被敲响之前,营地里已经准备好了一陶罐一陶罐盛着的冷热水;热腾腾的大麦粥和面包已经摆在了餐桌上,还搭配着用蜂蜜腌渍的果脯。

伊南在离开营地的时候,发现了一样东西——是一个小小的日晷。一枚小小的铜条垂直立着,铜条冲北的方向则竖着一枚标有刻度的木片。清晨冲淡的阳光映在日晷上,铜条的影子指向某一个刻度。

整个营地的作息时间显然是用这个来安排的。

但出奇的是,这只日晷上方,竟然还另外安了一个支架,支架上安放着一枚像水晶一样的透明云母片,日光是透过这枚云母,照在日晷上的1。

这种装置,是在普通日晷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做成的一个“阴天也能使用”的通用日晷。理论上,这枚云母能够汇聚透过厚厚云层散射出的光线,让它们如晴天时一样,投射在日晷上。

计时装置在人类社会中出现得很早,可是这种“阴天也能用”日晷,甚至连伊南,都只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

“恩奇都,跟上!”

在严格如精密机器一般运作的营地里,伊南没有机会再多观察这些辅助设施与装置,赶紧加快脚步,跟上大队。

乌鲁克被誉为“万城之母”,多半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座拥有城墙的大型城池,是一座真正的“城”。

两千多年前这座城墙还不存在,当时的乌鲁克是一座自由生长的城市,城市与城郊并没有明显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