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伊南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一想:那高脚玻璃杯太小,对于葡萄酒来说很合适,但恐怕不适合盛啤酒。因此她又带着玻璃工匠制出了用模具铸成的圆形平底带把手马克杯。

这两项产品一出,巴比伦的高端酒具市场基本上就被玻璃作坊垄断了。

据说当王第一次在王室宴席上展示玻璃酒具的时候,所有的来宾全部为之倾倒,争相向杯中注入啤酒和葡萄酒——当天所有的宾客们都喝得酩酊大醉,导致杯子被摔碎了不少。王室只能再向作坊订制一批酒具,货物送到之后,才敢再次举办宴席。

人们很难解释为什么这种透明的器皿拥有这么大的魔力——毕竟王以前也拥有过水晶杯,王很少用,更别提拿出来让所有的宾客使用了。

但当听说了这杯子的造价之后,人们再也没有疑问了。

水晶杯,万万比不上玻璃杯实用——只要看王室那一次宴会就知道:玻璃杯砸碎了也不心疼,甚至还可以积攒回收起来,交给作坊“再造”;水晶杯就万万做不到这一点。

于是,王室依靠珠宝行会会长的穿针引线,结识了中间商阿布,并通过阿布获得了稳定的货源。

就连王室的仆人穆什钦努们,也开始熟悉了这种风靡巴比伦的器皿——王时有馈赠,会把用过的玻璃杯赠给穆什钦努们。反正王室能源源不断地从阿布那里购入新的,越来越好的货品。

这天,巴比伦王宫中一个穆什钦努高高兴兴地领到了王赠下的高脚玻璃杯。

这些玻璃杯被整整齐齐地装在一个木匣子里,匣子底还垫着羊毛织成的软垫,将易碎的器皿保护得好好的。这个穆什钦努心里十分得意:这些玻璃杯只用过一次,可以说就是全新的。

他把这份馈赠当做礼物拿回家,他那位一向爱慕虚荣的夫人一定会十分高兴。

正想着,身后忽然有人招呼他的名字:“古伽兰那!”

古伽兰那听声音就知道来人是宫中的礼官,汉谟拉比王跟前的红人——希律。他连忙也转身回去招呼:“希律大人。”

穿着黑袍的希律缓缓走来,看见古伽兰那手中的匣子,礼貌地问了一句:“这是王赏赐的名贵玻璃杯?”

古伽兰那听见希律口中的“名贵”两字,立刻心花怒放,心想还是王跟前的红人会说话。

他连连点头:“是的。王赏赐的,自然是珍稀名品。”

谁知希律提起一茬儿:“听说尊夫人出身于乌鲁克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