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页

除此之外,工棚之中还散放着各种各样的模型。这些模型多半用木头制成,有些是完整的船模,有些则是某个局部构件。

伊南和啾啾抵达的时候,撒尔正坐在工棚里,手拿着三枚陶碟比划着。

啾啾见到陶碟,顿时“啾”的一声,仿佛在说:是我的碟子!

撒尔一愣,顿时微微有些脸红。但他转过头,正好看见伊南鼓励的眼神,顿时信心大增,继续向工匠们讲解:

“同一排桨手坐在船舷之内,分成三层,也就是,三个人坐在不同层船板的不同高度上,手持船桨,船桨以不同角度伸入水中,同时划动……”

他用巴比伦语讲解,同时没忘了用炭笔在白板上把图形画了出来。

有些工匠听懂了,有些没听懂,但是大家一起搓搓手,都说:“王既然说了,那就试试!”

一时间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撒尔放下手中的炭笔,来到伊南身边,小声说:“你……来啦!”

伊南双眼明亮,望着他点头,说:“说得很明白,就……不知道实践起来是不是实用。”

但她明知道这是实用的——因为这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桨座战船。

按照正史,这种战船的原形来自于腓尼基人,后来在希腊人手里发扬光大,在希波战争中大放异彩;之后它由迦太基人改为四桨座战船,最后又由罗马人进一步改成了五桨座战船;至于桨帆船,这种实用的海上舰船,一直沿用到公元后十五、十六世纪。

伊南这样说,说到底还是不想让撒尔觉得是从自己这里获得的“灵感”,而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

撒尔并没有被她的“质疑”所打击,而是随意地摆摆手:“这就是灵光一现,突然想到的主意。”

“如果真能成,咱们就试试;不行就再想其他办法。”撒尔微笑着安慰伊南,仿佛她才是在担心的那一个。

于是,这对巴比伦的王与王后,在这简易的工棚里自在地坐了下来。

片刻之后,已经有人按照撒尔的描述,将一座三桨座船的“剖面”做了出来,送到王和王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