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尔可愿随我替天行道

可是他错了,他眼中的君王也变了,从原本的英明神武,变的酒色昏庸,宠信奸佞。

自己只因未与那奸臣送礼,便惨遭陷害。

当真是无道昏君,不思祖宗德业,听信谄媚之言,要强纳臣女。

他听旨不觉直言铮柬,不想殷商江山从此断送,因此纳忠义之言。

昏君反而道其忤逆,拿法送司,此乃奸臣误国,妖孽当出。

唉,苏护长叹一声。

闻太师远征,致使二贼弄权,

若不将此女进官,昏君必兴问罪之师若要送此女进宫,以後昏君失德,使天下人耻笑我不智。

正所谓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纣王轻贤重色,眼见昏乱,当自守一国,上可以保宗庙,下可以保身家。

他气势轻狂,遂盛怒之下,反出了朝歌。

然而,苏护的反路并不顺利,因为此次的冲动,彻底得罪纣王。

两大诸侯,同伐冀州,城中百姓危在旦夕。

战火一起,生灵涂炭,苏护走在城中,望着那惶惶不可终日,满面恐惧害怕的百姓。

他走在城墙,望着那因自己一时冲动,在敌军刀下惨死,牺牲的士卒。

望着那远在敌营,不知生死的长子。

在西伯侯送来书信的那日,他沉默了一夜。

他望着自己哭的梨花带雨的女儿,遥想着大军破城之后的惨状,陷入了两难。

最终还是妥协了,不得已将妲己送往朝歌。

后来,苏护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

自女儿入宫之后,性情大变,残害良臣,祸乱后宫,天下民怨沸腾,兵戈四起。

但那时他已经无能为力,后悔无用,大错已经铸成。

苏护只能用尽自己的力量去弥补,去好好对待治下的百姓,似乎这样才能其心中好受一些。

春去秋来,十余年间弹指一挥,如白驹过隙,他的心也越加的愧疚,或许当年的选择,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

“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苏护惨笑一声,潸然泪下。

手中的兵符越加沉重。

很长时间他没有说话,直到望向沈大夫坚挺的背影,苏护才发现。

或许殷商的希望,殷商的未来,将会落到沈大夫的身上。

……

华丽的宫殿。

一道道愤怒的喝骂不断的在传出。

崇黑虎脸色不屑望着远处的兄长,嘲笑之色跃然而起。

昨日一夜的火光让众人心中惶惶,猜测不已,再加上黄天祥自寻死路的行为。

崇黑虎仔细想来,西岐定会携大胜之势攻破崇城,耳听的城中百姓嘈杂,欢欣鼓舞,更是忍不住得意。

崇侯虎阴沉的看着自己这位兄弟,心中的恨意同样滔天。

但可惜,他如今已经成为笼中之鸟,西岐大军入城,岂有活路,定是必死无疑。

现在想想也只能将恨意藏在心底,期待着姬昌能看在曾是同僚的份上,放自己一命。

可越是听得城中的喧嚣,越是不由得升起惧意。

“长兄,我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脉,相传六世,俺兄弟系同胞一本。”

“古语有云:一树之枣,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贤有愚。”

“你在朝廷,也是一镇大诸侯,你不与朝廷干些好事,专诱天子近於佞臣,故此天下人人怨恶。”

“今日之事,我亦无悔,莫非那恶贼沈信,你早已被送往西岐,以正法典。”

崇黑虎望着前方厉声大喝,口中咒骂,似是不忿,也似是不甘。

“你……你……”崇侯虎听此之言难以反驳,自知深陷绝境,命不久矣,继续阴沉着脸不知想些什么。

不过他身旁的长子崇应彪,却没有父亲那般沉稳,如今大家已经撕破脸皮,对自己的叔父更是无比厌恶。

不由得怒声道:“崇黑虎,你的狼子野心世人已知,亏我瞎了双眼对你如此信任。”

“尔认为投靠西岐会有好下场吗!”

崇应彪阴森一笑,继续道。

“不过是杀些许的草民而已,有什么大错?”

“姬昌如此大动干戈,你当他真的是为了殷商吗?”

“哼,别以为你卖兄求荣便有好下场。

自古以来反复小人都不得待见,你连亲兄长都可以毫不犹豫的背刺,想必为了利益也可以卖掉姬昌。”

“我们是恶人,你同样是小人,恐怕不久之后,大家就会在黄泉路上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