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匈奴是自大齐就有的隐患,昔年大魏建国时便与匈奴交过手,太祖险胜,阻挡了匈奴想渔翁得利的意图,等彼此缓和下来,又前后打了数年,而后用和亲换来了两国平和。

但多年过去,匈奴养精蓄锐卷土重来,彼时元清帝才十岁,还未亲政,肃王主动请缨,去往漠北,这一仗断断续续打了八年,终于暂且落幕。

元清帝心里不禁松了口气。

趁着朝臣议论,拆开附带的两封信件,一目十行看完,蹙起了眉。

两封信一封来自他的奶兄高晏,一封来自肃王。

高晏来信简略描述了最后那场战役,然后表示他会同匈奴使臣一道回京,陛下收到信的时候他已经出发在路上云云。

肃王的信一向简洁,除了一沉不变的安好勿念外,额外多提了一句,大意高晏在战场上受了伤,他本意劝对方养好病再上路,对方却执意要尽快进京,他劝不住。

元清帝大约明白这是怕他误会,所以才多提一句。

肃王在军中多年,威望无人能及,高晏是他空降去的人,想来他并如何不乐意。

这世上如果有让元清帝会怕的人,发火的太后是一个,肃王是一个。

肃王是神宗幼子,英宗异母弟,元清帝的皇叔,虽然他只比元清帝大六岁,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元清帝面对他莫名有点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