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车夫闻言笑道:“您二位可是从别国来的?”不等韩倬回答,自顾自说起自己的分析,“我这九路是从驿馆这条街始发,驿馆这一站向来人少,老爷们都有自己的马车,不会来乘我们这公车,再瞧您二位的相貌穿着,肯定是来长安的使团了,可是?”

韩倬点头:“老伯高明。”

却半点没有回应自己是从哪国来的意思。

车夫也不在意,自谦道:“哪里哪里,担不得贵人这样夸奖,不过是少包听多了,也学了几招包黑炭的演绎法,嘿嘿。”说完想起对方是外宾,忙解释道,“包黑炭是话本人物……”

“我知道!”刘愿凑过来,笑嘻嘻道,“少年包青天!我喜欢展昭!”虽然内容跟他知道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但里头几个人物还是那几个人物。

车夫表情就有些自豪:“原来您也看过!”

借着这个话题打开了话匣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一会儿少包,刘愿话音一转,帮韩倬将话题又拉了回来。

车夫说的高兴,滔滔不绝给两人科普起来:“这胶鞋就是胶底做的鞋,是黄大郎发明的,圣上开明,设了个发明创造奖,只要发明出有用的新物什,都能得到奖,黄大郎原不过是个卖力气的,发明了这胶鞋,这可不得了,圣人专门派人给他送了奖,敲锣打鼓的,我亲眼见了呢!”

“虽说鞋子都是自家做的好,但自打修了水泥路,布鞋走起来太费,这胶鞋就不一样了,耐磨极了,而且还不怕鞋底沾湿,自家做也可以,但那胶买起来贵了些,去商场买做好的更方便些,瞧我脚上穿的就是。”

他说带着满脸的骄傲:“这是我们局里发给我们的福利,我从头到脚都是,瞧我身上这棉衣棉裤,有两套呢,说是让我们换着穿,还有这个,就是车里头贴的那个,汤捂子……”他从腿上提起一个东西来朝后面展示了下,“这也是局里发的,哎,这要是往年,哪有这样的好事,幸亏我当初去得快得了这职位,那没赶上的可后悔死了。”

韩倬掀开帘子上下打量了车夫一眼,这鼓鼓的衣服非皮衣,瞧着却也极暖和的样子,还有那汤捂子,暗暗记在心中,试探道:“老伯这一趟怕能赚得不少吧?”

车夫摇头笑了两声:“不是这样算的,这罐子里的钱是要交给局里的,下头有锁,我们打不开,我们这些车夫有薪酬补贴,吃的喝的穿的局里都管了,每月还有吉祥小吃城的优惠券领呢!哦,对了,两位这是要去东市吧?去逛逛吉祥百货?”

刘愿笑呵呵点头:“是啊是谁,老伯对商场可熟?可有什么建议的?”

古代百货商场,他可是好奇极了。

“那您可问对人了!”车夫笑道,“建议不敢当,我就给您介绍介绍,您可有用了早膳?没有?那正好,这会可以去商场小吃城尝尝鲜,进门头一家的豆浆油条最好吃,第三家的煎饼果子,第五家的鸡蛋糕和甑糕,第六家的豆腐脑,有甜的有咸的,看您喜欢那个,哦,对了,门口还有烤红薯,您要是早来些日子还能尝到鲜玉米,煮出来的又香又甜,烤的就差了些,还有……”

正说着到了下一站,有乘客上来了。

第91章 东市┃长安城一日游02

马车停下, 上来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瞧着十分机灵的模样, 看打扮似乎是哪家小厮。

“哟,小乙,好些天没见了, 怎么你家少爷又吵着要吃蛋糕了?”车夫语气熟稔,显然认识对方。

叫小乙的少年掀开帘子看到两人一愣,原本大大咧咧的动作瞬间收敛了几分, 在韩倬对面坐下来, 接话道:“是啊,德懋恭的蛋糕实在馋人。”

笑呵呵摆出无奈的模样, 却没有再透露出主家太多讯息。

车夫也无意多问,乐呵道:“那是, 前几日我家平哥儿周岁,我拿我们局里发的优惠券去兑了个蛋糕回去, 可把几个小子美坏了,我跟着尝了一块,那确实好吃, 老汉我活了这么多年, 可算没白活,哈哈。”说着咂么咂么嘴,十分回味的模样。

少年小乙就露出羡慕的表情来:“真好,可惜我年纪不够,应征不了车夫。”

德懋恭?刘愿拧了下眉, 这名字听着怎么有点耳熟。

“德懋恭是?”韩倬问道。

“是长安城里新开的糕点铺子,东西南三市都有,是镇安伯,就是太后娘娘兄弟开的,听说那些糕点的方子都是太后娘娘亲自写的。”车夫热情道,“两位一会儿到了东市可以去尝一尝,临近年关,打折要便宜不少呢!”说完哎了一声,“瞧我,两位都是贵客,哪在意这个!”

太后娘娘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