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村学分外简陋,教“开蒙”的先生只有一人,教学内容也挺简单——学习识字和写字。

就这一个村学、一先生,已经让别的村子很是羡慕了,毕竟这也代表着村子在某一程度上一方“富裕”。

虽然到底比不上县学,但栖山村里的村民认为能够有一个地方让孩子们识字就非常不错了,哪里奢求更多。

有些村户家里倒是攒了点银钱,可以供得起家中孩子去青州县的县学里继续读书。

毕竟待学习识字和写字之后,就要开始读书、读启蒙教材“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慕书玉从村学的先生那里知晓,除了要学习“三百千”以外,有余力的学童还可以去读其他的启蒙教材。

例如《孝经》、《小学绀珠》、《幼学琼林》、《名物蒙求》之类的书籍。

其中有百科类,还有成语典故类。

而最为重要的启蒙读物“三百千”的内容就已经十分丰富了,包括但不限于常识、历史、道德伦理等。

小小年纪,就学业繁重。

不过,孩子想要学习“读书”就一定得去县学了,有些启蒙教材只县学里教导。

慕书玉是村学里学识字和写字年龄最小的孩童,可学习最好的却也是她。

目前,她正在为去县学做准备,经过软磨硬泡、卖萌恳求后,她娘原本不同意的态度已然有所松动,需得再接再厉。

两天后,慕书玉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去青州县县学里读书的许·可。

辰时入学读书,申时下学。

从栖山村到青州县一个来回,若是车马接送,大约只需要一刻钟多点的时间,选择走读完全充裕得很。

这也是姚芷娴同意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