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而慕公子能够很快就从国子监毕业, 并且得了国子监祭酒的夸奖, 他的学问毋需质疑, 会试得第一便是理所应当的。”

“老奴虽然没有亲眼得见慕公子一面,可听人说,他长相也是极为不俗,丰神俊美,郎艳独绝。”

“这学识才华和样貌加在一起,可谓是超尘拔俗啊。”

天晟帝闻言笑道:“你倒是会夸奖人。”

观神情,天晟帝是愉悦的,足以得见刘太监并未夸错。

刘太监也当即躬身笑着回道:“陛下,老奴也就会这几个词语了,全用在了慕公子身上。”

“希望慕公子不负陛下的期望,真的摘得会试的会元回来,这对于陛下来讲,就真是一件喜事了。”

要论揣测圣意,刘太监敢称第二,就无人敢称第一。

不然他也不会坐到了大总管这个位置上,成为天晟帝的贴身太监。

陛下是希望这慕书玉慕公子考得会试第一的成绩,那么殿试,慕公子必然也不在话下。

只要慕公子没有出现大错,对答得体,哪怕是中规中矩,为了小三元、大|三|元的名头,陛下肯定也会钦点慕书玉为状元。

这是古往今来的读书人所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

古人有三元及第,慕公子却是六元及第。

到那时,别说慕书玉是大盛朝开朝以来的第一人,从古至今,就没有人获得过六元及第这个称号,至多也就是个三元,且年龄还不小。

哪里像是慕公子这样,殿试过后,也才十六岁。

十六岁的状元啊,既是最年轻又是六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