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可是我和他们不熟。”陆水可算开口说话了。

“嗯,下次我和他们说一下,不要和你太近。”顾风笑着说。

“也不用特意去说,这样显得我很不合群。”陆水纠正他的错误方式,自己怎么着都要合群的,“咱们第几组啊?”

“6。”顾风说。

“那还好。”陆水点点头,但还是没从他身上起来,“6是幸运数字。”

“但是第5组就是丁汐和苏绍。”顾风希望他有个心理准备。

“没关系啊,迟早要碰上的。”陆水缓得差不多了,在队长的胸肌上轻轻地捶了一下,“这里也是我的了。”

顾风捂住胸口,忽然哨声响起,一个非常熟悉的机器开始运作了。

造浪器,陆水走到准备区域,看到不断朝着水面淋水的装置,它的启动意味着一件事,10米跳台正式开始。

赛场安静下来,e1和e2两组技术裁判先入座,随后是身后5名同步裁判,分别坐上s1到s5的位置。两侧看台的上座率有50%,F区离跳台最近,所以坐得最满。路乐就在F区的2层1排,随队后援大多都在这一排待命,他底下就是教练们,他们不用坐在看台区,而是下方的自由活动区。

哨声再响,第1组运动员已经出场。

“马来队员波平和普昆。”第6组还不用上台,顾风在底下给陆水讲,“他们两个人是表兄弟,一起来中国读书的,默契性非常强。”

话音刚落,10米跳台响起了跳台的硬弹声,兄弟俩从跳台一跃而下,标准动作401B,难度系数2.0。

掌声瞬间响起,路乐也跟着鼓掌,大规模地吸收外国强手来国内比赛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401B,向内翻腾半周屈体,固定难度,这个动作简直就是白给中国运动员的,考验基本功。

技术分和同步分都给出来了,技术分分别是6.5和7.0,同步分6.5,6.5,7.0,5个有效分数求平均,然后乘3拉大分数区间,最后乘2.0,实得分40.8。

还不够,路乐摇摇头,这分数对外国选手而言不错,对中国的优秀选手还不够,40分的规定难度基本上就是跳废了。

比赛继续进行,底下等待的运动员一层一层往上走,当10米跳台上的人正在比赛时,下面次级的选手会进行热身和卡点,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机会。

终于到了万众瞩目的第5组,丁汐和苏绍。

陆水和顾风已经到了倒数第2层,再往上就是10米台。他们目前都不知道对方的组别,困难系数加成要保密到比赛前。场上完全安静了,水面在造浪器的淋水功能下不断掀起涟漪。

主裁判的哨声再次响起,丁汐和苏绍这对最最热门的选手正向站到了跳台的边缘,同时伸起双臂。

这个起势的姿势让顾风和陆水感觉非常熟悉,心里隐隐有了答案。这算是什么特别的缘分吗?他们的第1组固定难度动作竟然和丁汐苏绍撞上了。

果真,等到两人起身时,陆水就认出了这个动作,101B,向前翻腾半周屈体,一个2.0难度的基本姿势。

刚才已经有选手做了103B,向前翻腾一周半屈体,多翻腾了一周,可是两个动作的难度系数却是一样的。可为什么这个半周的动作也是2.0呢,就是因为它慢。

一旦一个动作放慢了,那么所有人的注视都戴上了放大镜滤镜,从起跳的脚踝发力点到腾空高度的标准线,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可以慢慢看的片段。教练常说基本功不基本,就是这个原因,真正考验运动员的就是基本功,拉开中国和外国差距的也是基本功。

在中国队的优势项目上,基本功真的好太多太多了。

完全挑不出错误的101B,丁汐和苏绍入水了,水花声音甚至都发脆。

分数很快出现,有效技术分是9.5和9.0,同步分9.5,9.5,9.5。实得分冲到了56.4。一个超高分,要知道第1轮和第2轮就算跳满了也只有60分。

“好厉害。”陆水不自觉地说。

“丁汐原本就很厉害,但是因为受伤没能进入国家队。”顾风说,太多运动员都卡在了伤痛上面,“他和苏绍也是从小一起训练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参赛,他们就在一起了。”

“怪不得。”陆水一边往上走,一边扫视台下,忽然看到了穿着淡粉色职业装的宋 。

宋 也看到了陆水,两个人相距甚远,她比了个V字手势。周围其他人都是深色衣服,她今天偏偏要穿淡粉色,谁说淡粉色做成小西服不好看了,只要有专业度,穿什么都是好记者,况且这个颜色非常好认。她仍旧站在记者区做直播,上次自己还是一个离开刘教练就什么都说不出来的小丫头,现在已经成为了半个行内人。

“直播间的同学们,大家好,男子10米的双人赛正在进行当中,接下来的选手是本校大一男子跳水队陆水和顾风,本次也是陆水选手首次参加大型赛事,但却不是和顾风首次搭档。”宋 再次抬头看向比赛场地,“刚刚评论区有同学问,跳台下方那个黑色的不断淋水的装置是什么,那个叫作造浪器。”

说完她用眼神示意镜头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