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刘娥看到“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也忍不住擦着眼泪对宋真宗说:“官家,这孩子往常写的词作不是铿锵有力吗?怎么现在越写越伤感,害得哀家留了多少泪水儿。”

宋真宗也是苦恼,原来上次青州老儒董谊因为弹劾石坚扬名,现在看到石坚这本《红楼梦》又弹劾石坚,说自古男为尊,女为卑,石坚这本书将值男儿于何地。身为身负天下重望的文人士子,却写出了这等香艳靡靡之音,当下圣旨重责而。

这本书写得很好,连宋真宗又开始迷上了,可为什么这孩子总给朕一面带来欢心一面带来麻烦?

他说道:“爱妃,不如朕下一道圣旨,叫他改一下风格。”

刘娥忙阻拦他:“官家,不可,这样就失去了原来风味,哀家其实也喜欢着。”

宋真宗又是无语,你喜欢干嘛留泪。

这时候又有奏折报上来,原来是董谊屡次弹劾石坚,惹得地方上几十个大户小姐不高兴,在知州家二千金带领下,带着一干家奴,将他抓住狠揍了一顿。

董谊上奏折叫冤来了。

刘后看了奏折大笑,竟抢过宋真宗的笔在奏折上注了一行字:不移乃十年郎,问君几许岁?汝家子女十岁时何为?揍得好。

宋真宗一看傻眼了,这奏折怎能批出去?

不过这本书的宿命思想也许皇帝和皇后看了欢喜,自己为什么身份高贵?这是命中注定的。可一干正直富有进取心的大臣对这种思想都抱有批判性的态度。只是这时朝中寇准被罢,王旦病死,王钦若当政,正直人士很少,所以才让石坚终于安心地将这书写下去。

尽管有许多人士(全是男士)对《红楼梦》持着批判性态度,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石坚是古今第一神童,单论笔力,只有十岁的年龄已是举世无双。可让寇准他们开始对石坚产生了失望,难道这孩子长大了,生活也安定了,性格变了?直到后来《资治通鉴》问世,才使他们又开始对石坚恢复信心。

这一年,石坚十岁了,李慧也十岁了。这时候孩子很早熟,十岁的李慧对人情世务已经懵懂似懂。她每次趁着马车到石家,能辨出别人看向她目光中带着嘲笑。她现在不愿来石家,尽管她愿意看到坚弟弟一天比一天长得秀雅,她愿意看他伏笔写出那些好看的字儿。可她明白当年自家父母是如何对石家祖孙的,只是父亲大人手上还有一张婚约,加上坚弟弟对自己很好,才没有告吹,实际上从石坚当众烧掉婚约,父亲没有制止,两家的亲事就已经断了。

现在除了父母逼迫,她自己从来不主动来石家。但她胆子小,性格文弱,有时候父母发火,她不敢辨解,还得前来。这一次她又乘着马车前来,实际上她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来,但石坚祖孙都没有留意。

看到她,石坚温和地一笑,叫红鸢去拿果子给她吃。

李慧低下头,低声道:“坚弟弟,不用麻烦,我已经长大了,不是那个只会吃零食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