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他问刘娥:“朕做错了吗?”

刘娥说道:“何来对错。不过这少年才智过人,然而防范之心少了,就算这次没有丁谓之,以后还会着了人家的道。就比如这个辽国瑶慧郡主,若不是蓉儿发现得早,他也不知道。这叫吃一堑长一智,对他未必没有好事。”

“也是,不过丁谓之这次竟敢曲解朕的圣旨,朕绝不能轻饶了他。”

可他还没有下旨处置丁谓,丁谓已经写了罪己书呈到宫中来。他在这奏折里说因关事关重大,那个瑶慧郡主相当狡猾,他怕瑶慧郡主听到什么风声,早有准备,自己才做得太急,所以造成石学士祖母受到惊吓过世。自己的行为实在不是一个大臣的风范,肯请真宗让他告老还乡,来减少他的罪责。

本来丁谓的文笔就好,这封罪己书更是让他写得曲折婉转,语气诚挚。真宗倒不好意思处罚他了。毕竟无论在封禅祥瑞的事上,丁谓可是出了不少力。于是他下诏让丁谓知通州。知道丁谓被贬,京城里到处有人放鞭炮。

然而真宗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连讲话也因难,许多政事实际上由刘娥在做主。丁谓接到圣旨后在家里托病没有前去通州,却在暗中与刘娥勾结,在朝廷上帮助刘娥说话。由于刘娥的支持,丁谓名义上是被贬了官,可实际上权势并没有减低。这时候翰林学士钱惟演看到这种情形,与丁谓联姻,同时他还与刘娥家人也有姻亲关系。因为刘娥得势,刘家族人在四川横行霸道,夺人田地与盐井,于是寇准比弹劾了她的家人。加上前次他不让刘娥做皇后,这更让刘娥怀恨在心。同时枢密副史曹利用与寇准共事,议事一有不合,寇准就说:“你是一个武人,懂得什么!”这让曹利用怀恨在心。加上丁谓,于是三人合谋对付寇准。

看到真宗病重,寇准就对真宗说:“陛下身体不好,现在皇太子人望所属,还望陛下考虑宗庙,传给他神器,还有丁谓诡交后宫,接到陛下圣旨,也不肯离京,正如石学士所说,丁谓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请择方正大臣为羽翼。”真宗听了也同意。并且还准备用范仲淹代替丁谓原来的职务。

本来一切安排妥当,可寇准自己因为酒喝多了,把此事说了出来。丁谓等人听了十分害怕,于是合力弹劾寇准。这时候真宗病得很重,连那天晚上说的话也记不得了。就问晏殊,晏说:“臣掌管的是外职,这件事不是我的职责范围,我也不知道。”于是召来钱惟演。钱当然说寇准多么多么坏。于是降寇准为太子太傅、莱国公。罢相。让李迪任相。

同时又让兵部尚书冯拯辅之。然而刘娥忌惮李迪,在真宗面前让丁谓官复原职。于是朝中竟出现了三个宰相当政的怪事。真宗问钱,在钱惟演的建议下,以枢密使、吏部尚书丁谓平章事,枢密使、检校太尉曹利用加同平章事。寇准不服气,就对真宗说丁与曹交通踪迹,又说:“我要是有罪,应当与李迪同坐,不应当一个人被斥。”他越争越生劲,李迪一旁不住地使眼色,才让他告退。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使寇准雪上加霜。先前,真宗病的很厉害,与内务官周怀政商量想让赵祯监国。后来因为寇准老酒喝多了,把事情泄露出去,周怀政心中不安,秘密召集其弟礼宾副使怀信,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閤门祗候杨怀玉商量杀丁谓,复相寇准,奉真宗为太上皇,传位皇太子,废掉刘娥。

s:后半段内容除了少数地方,如丁谓没有被贬,本是要杨亿监国的,可杨亿胆子小拒绝了,其它地方基本与历史相吻合,另外时间也推迟了一年多。说出这段历史,也是写出以后朝中政局,毕竟小石要进入中枢的。

第115章 远行

在事变的前一晚,祟勋和怀吉偷偷来到丁谓的府中,于是丁谓着便服乘着妇女坐的车子,到曹利用家中商量对策。第二天祟文殿曹利用率先发难将怀政抓住。真宗和宣徽北院使曹玮在皇宫御药院审讯。不一会怀政承认罪状。于是斩之。

这时候丁谓又想到太子与石坚的关系,于是乘机盅惑真宗。这时李迪奏道:“请问陛下有几个儿子?”

这才使赵祯得以保全。

寇准也受这件事连累,知相州,他的女婿太子宾客、枢密直学士王曙罢职知光州。还有翰林学士盛度也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