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这一句话说得刘娥在帘后也忍不住脸上发烧。

石坚又问道:“本官再问你们,李重昭对皇太后图谋不诡,可是皇太后仁慈,为了天下苍生,不想生起战火,依然将他放回去。请问送回山遇惟亮有没有这份恩情重?”

说到这里,他才进入正题,说道:“可是李氏父子是怎样对待这份恩情的?自古以来,狗好养,但是没有听说过谁养狼的。我朝一次次的退让只会让他们认为我朝怯弱,他们胆子将更大。”

他没有点明,这些大臣都知道他的意思。这时王钦若怯怯地站出来说:“可是石大人,这可是两回事,现在不是叛臣的问题,而是防止夏辽联手。现在是想把夏人稳住。”

王钦若这番回京,还是如愿以偿地当了宰相,可是没有他第一次的风光。刘娥对他的态度可不象真宗对待他,因此他即使是宰相,说话也格外的小心。

石坚答道:“王相说得好。现在大家都认为辽和党项人联手。表面看来是有道理。可是第一本官保证辽国不会进攻我朝,不过这是后面的话题。”

他话音一了,朝堂上嗡嗡一片。如果辽国不进攻宋朝,那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石坚又说道:“第二当我朝不利时,本官可以告诉你们,李氏父子决对不会因为你们今天的妥协,而放过这个机会。”

这句话让曹玮他们眼睛一亮,曹玮接着他的话说道:“石大人意思是他们想要进攻边关,还是要进攻边关。就是没有这个理由,他们也和这次一样,该出手还是要出手。所以放不放人都是一回事。”

石坚听了一愣,什么该出手时要出手,还疯疯火火闯九州呢。但他还是点头说道:“出许吕大人认为我连卖国这个词语都说出来,也太严重了吧。那么且听我说。一是这次为什么延州会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一样的士兵,甚至在元昊进攻延州时士兵的数量是延州城的十倍。但是结果呢?”

众大臣翻起白眼,心想这还不幸亏你安排了并用了计策,想要表功也不是这样吧?

石坚说道:“也许大家认为是我的用计谋。错!这是范大人和朱大人亲自带着士兵英勇杀敌,士气旺盛才有的结果。如果单论计谋,本官岂敢和诸葛亮相比,再论尽忠报国,又岂敢和诸葛武候相比!他未出茅庐时就三分天下,可是他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原?因为国力不如曹魏孙吴而!”

可是许多大臣都不以为然。他们知道诸葛亮是这少年的偶像,他在《三国》里都快将诸葛亮写成妖怪了。可是诸葛亮八岁时会写出明月几时有么?诸葛亮会写《资治》《格物》么?诸葛亮会造坚粉药玉么?就是论鞠躬尽瘁,这个少年也累得吐血,并不比诸葛亮差到哪里去。想到这里,他们才悚然一惊,恍惚间这个少年在众人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代名臣,而且成了朝廷的栋梁。当他们为眼下局担心时,看到这少年洒脱的身影走进大殿,他们立即感到安心。

石坚说道:“本官不敢表功,也不敢虚伪,在这件事上本官是稍有一点功劳。可也只是提醒,但是是谁在城墙上面对十倍的党项勇贲英勇奋战了七天?是我们延州英勇的将士。他们用生命与鲜备悍卫了朝廷的尊严,大宋的尊严。现在李氏父子在朝廷待他们不薄的情况下还要谋反作乱,并且还杀害了我朝数万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在这种情况我们还向党项人妥协,那么延州城的将士最后的血性和士气将化为乌有。这天下的一百多万大宋将士将再无血性和士气。这边关的百姓将不再相信朝廷,以后就没有延州城上百姓勇跃参加守卫战的场面。所以皇太后和圣上,我朝那怕富得家家户户财物放不下,也没有进取之心。就不要说开闯丰功伟业。”

刘娥在帘后听了哑口无言。赵祯则是兴奋地说:“说得好。”

石坚又说道:“再则,山遇惟亮相信我朝,并是因为劝说元昊不要谋反才遭到元昊的迫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将他送到李氏父子手中让他处死。刨去他将会疑心山遇惟亮的兄弟惟序、惟永,这两人同样的元昊的左膀右臂。如果这两人再投靠我朝,将会进一步削弱元昊的势力。况且还有其他人学习。这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这个不谈。关健我们交出他以后请问以后还有谁也向着我们大宋?请问在没有有敢投靠我们大宋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是抱成一团?他们抱成一团的情况下,党项人是不是更强大?请问你们这与卖国有何区别?”

这句问得众大臣同样也是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