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众人都是不解,天气越冷越难以攻城,怎么反而到了极冷天气,还简单了?但都知道他足智多谋,想法常人难以看透,所以也没有人疑问。就这样让苏奴儿安心地呆在金明寨,宋朝延州十几万大军视而不见。

现在看到石坚终于提到这个金明寨,都是精神一振。石坚也将命令一一发布下去,但最后他要亲自上战场时,遭到众人的全体反对。石坚向他们解释:“本官作为西北的长官,不身先士卒,士兵怎能勇敢?”最后还是没有平息反对声,直到石坚将印符拿出,这些人才没有作声。不过曹玮他们都吩咐狄青他们宁敢少杀一些敌人,也要将石坚的安全保护好。

石坚带着这一万大军向横山进发。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自然也瞒不过苏奴儿。但他牢记着元昊临走时所说的话,无论宋人怎么挑畔,也不要出战,只要将这个金明寨坚守,就是打入宋朝腹地的一个楔子,以后会发挥大作用。所以他依然龟缩在金明寨里。即使他没有得到元昊的吩咐,也不敢主动出击。他一万大军守金明寨足足有余,可主动出击,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随着他又得知保安军方向,杨文广带着三万大军出发,也赶向了横山。

苏奴儿认为他们攻横山就攻横山吧,反正那有皇帝处理,也不用他担心。

石坚带着大军行程很慢。其时雪越下越大,想快也快不起来。第二天石坚才来到土门。因为风雪的缘故,他不得不在土门(安塞)休息了两天,与杨文广的军队汇合,等到雪停了才再次出发。

苏奴儿看到这里,他笑破了肚子。这个石大人果然写写文章,还有弄那个格物行,可打仗不行。他也想学习皇帝陛下雪天袭甘州的战术?可是皇帝陛下为了保证奇袭的效果,连夜兼程,风雪无阻,同时还是清一色的骑兵。象他们这样,恐怕现在横山就在防备了。

石坚的行程也没有加快,他带的是步兵,加上路滑,想快也快不起来。然而是夜,杨文广第二天继续带着大军向前进军。可苏奴儿没有想到石坚却在当夜带着这一万大军返回到土门外墩儿山埋伏下来。

第214章 红雪(下)

这一场雪下得很大,东京开封也在下着雪,纷纷扬扬的。天地间便成了一片白色,茫茫地成了琼瑶。

皇宫里几个小宫女在兴奋地打着雪仗,这些宫女大多是今年从江南选秀选进宫里来的。她们还没有看过这么大雪,一个个不顾得寒冷,玩得兴高采烈。

就连赵祯也不顾得皇后郭氏让他不开心,看着这幕场景脸上浮现出着笑容。然而就在这时候,刘娥派了一个公公喊他过去。他看到刘娥的宫里,王曾等朝中重臣全部坐在殿里面。刘娥正阴着脸。看到他进来,刘娥递过来一份奏折。

赵祯打开一看,没想到是元昊写来的奏折。奏折上写道: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盖拓拔之远裔,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寸之封,显蒙于割裂。

臣偶似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塔弹。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称帝则是从。伏愿以一垓之地,建为万乘之邦家。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年号天授礼法延柞。

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防之患。至诚沥肯,仰俟帝俞。

这份奏折写得谦虚恭敬。可是赵祯看了脸都气白了。本来西夏虽然给宋朝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可是还一直自承属于宋朝统辖,可突然藩国一下子变成“友邦”,国王变成皇帝,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大逆不道之事。并且元昊还进攻延州在前,屠杀百姓在后。这好比是一帮强盗闯进了你家中,一边殴打你的家人,抢劫你家的财物,一边还口口声声地说:“我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