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他说道,因此现在朝廷夺下了兴庆,也打算守住它。现在是你们立功恕罪的机会,凡现在参加宋军并随从宋军守城的百姓,石坚将给他们登记名册,以后将等到朝廷完全收复西夏以后,在土地财产的重新分配上,他们将有巨大的优先权。

这是画一个饼,当然这个饼并不能充饥,到朝廷完全收复西夏,连石坚现在也不知道被夏竦这一搞,要到几年才能完成。不过接下来才是主要的。他说道,凡参与守城的百姓,朝廷为示奖励,每人五贯钱。如果杀敌一名,十贯钱。在作战中受伤者,分轻中重三等,各一百贯,五十贯,二十贯钱,凡战死的向家属送上抚恤一百贯。同时守一天城,五百文钱。

这个条件开出来后,几乎所有人都眼红了。连宋朝的士兵,朝廷对他们的抚恤也没有他们这么优厚。一百贯,不但在经济落后的西夏,是一个庞大不可思议的数字,特别是对这些贫民,就是在宋朝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不要说这些贫民,就是这近九千多名宋兵(两次战争,已经折损了近千人了)也要吵着要这样的抚恤。石坚对他们说,你们的生命是无价的,这样做是为了对你们保护。如果这一次平安的回去,就是朝廷不对你们抚恤,本官也要拿出一部份收缴的财产按功行赏。听了这话他们才安静下来。

他们知道这一次,石坚不但在皇宫里收缴了一大笔巨大款,同时俘虏那些官员,也在他们家中收缴了许多财产。但因为行程的关系,他们只有带上那些贵重的黄金与珠宝。现在连白银也带不走。

那么这上千万贯的财产怎么办?将它们扔进河里,元昊也会因为穷疯了,下去派人打捞。于是石坚想出一个办法,用这些钱将西夏人砸死!

听到这个消息,这些贫民都疯了。石坚开头说的那些家与国,其实除了极个别人在听,恐怕还是有心人在听,其他的一个字没有听进去。但后面这句话才是王理。什么家,什么国,现在有饭吃,有钱拿才是硬道理。相比于中原的汉人,受了多年的华夏文化影响,这些西夏的百姓,对国家的观念很淡薄,他们眼中拳头才是硬道理。现在有了这巨大的好处,这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百姓,那一个不动心。

然而朝廷终就是很久没有真正派官员守护这个地方,更大多数人在观望中。但看到有些穷疯了的人,只要去石坚指定的地点登记一下,就拿走了两贯钱后,全部眼红了。

越来越多的人涌来登记。兴庆虽然没有宋朝东京那样的规模,可人口也有好几十万,其中男子最少有二十多万,当然一些年幼的和太老的,石坚也不可能要的。就这样也有近二十万男子,还其中百分之九十是贫民。只是一天功夫,大半男子都登记在册。剩下的没有登记的,立即遭到周围人怀疑,你为什么不去登记?难道你还想与元昊里应外合?

这种舆论是石坚放出的,他目的就是让城里几乎所有能参战的人全部登记在册。也就是象水泊梁山好汉一样,让城里所有人都上他这条大船。这样一来,那些剩下还继续在观望犹豫不决的人,也没有办法忍受这种孤立的环境,再次参预。连那些城中的大户也假惺惺地派来了人,登记在名单上。反正法不责众,就是元昊以后将这个城再次攻破,也不能将所有人都得杀死吧。

当然,现在只是登记了一个名单,还不能给武器。武器要到元昊攻城时发放,那时候他们手上已经染上了元昊士兵的鲜血,就是想下这条船也不可能了。

于是当元昊攻城时,猛然之间城头上出现了无数的人。他们都是百姓打扮,到现在元昊还不相信,这是兴庆府内的居民胆敢在与他作战。而且这些士兵都是外地调来的,与兴庆府的居民还不熟悉。

当时元昊就懵住了,他以为石坚是将宋军化装成西夏百姓,潜入西夏来的。可这人也太多了。

不过到了这时候,元昊也是骑虎难下,只有硬着头皮攻城。

还不说,这些居民拿起武器虽不太熟悉,但也会用。说起来,石坚还要感谢元昊和李德明的全民皆兵的训练方法,这些居民从小就训练过一段时间。

而且他们杀起元昊的士兵还不含糊,那可是真杀。杀一个人可是一百贯。对于这些常年生活在西北的百姓,他们的性格本来就剽悍,就是汉人住在这里,时间长了,性子也变野了。最主要他们是穷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