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页

听到野利仁荣的话,他们才知道这远不是减少兵源那么简单。

野利仁荣说道:“其实不要等到明年秋收的时候,只明年的庄稼种下去,这些士兵也不是傻子,他们看到耕地面积的数量,也可以知道我们大夏明年的收成,只要石坚派出几个谍探在西夏鼓动一下,我们大夏的士兵就会人心慌慌。”

说到这里,他不住地摇头,说道:“本来因为那个石坚在我们西夏杀进杀出,我们的西夏士兵对上宋兵就有了畏惧感,再加上军心不稳,一旦开战,这个仗。”

后面是没法子打了,他竟没有法子说下去了。

野利仁荣看了一眼,满是忧色的众人,又说道:“这二杀还不如后面一杀来得凶狠。”

第309章 三杀(下)

野利仁荣说道:“陛下,请恕臣直言。”

元昊挥了挥手,他本来的心情就是恶劣之极,现在听了野利仁荣的话,更是糟糕透顶。他也算一个雄才大略的主,在做皇太子的时候,就搜罗了一大批人才为他效力。后来李德明兵败甘州回鹘之后,他就暗中派了人进入甘州回鹘查探,然后谋划,这才一举击崩甘州回鹘,让这一支屹立在西域一百多年的回鹘一脉成了昆仑山到湟水的一支可怜的小部族,不得不寄居于吐蕃人势力下生存。然而这才过了几年,现在西夏变成了这种样子。这让他感到灰心丧气。

野利仁荣说道:“陛下,从几位先皇手里开始,一直为我们大夏各族的利益和人们着想,不想他们被宋朝欺压。因此他们揭竿而起,与宋朝军队进行了英勇的奋战,终于使用大夏各族有了一方乐土。”

这纯是一句马屁话。李氏一族那是为了西夏各族着想,完全是他们自己野心勃勃。从李继迁背叛宋朝时开始,屡屡与宋朝交战,让宋朝的军队死伤损重。是逼得宋朝苟和,可也让西夏各族的人们死伤无数,同时生活也变得艰苦。如果不是李德明休生养息,和宋辽称臣,采取与宋朝和平共处的政策,或者说宋真宗怕死了,否则打下去,西夏就是拖也让宋朝拖垮了。

就是历史上元昊三次大败宋朝,也因为国内被战争拖累,民不聊生,不得不向宋朝再次称臣求和。

西夏毕竟太小了,还有许多土地是沙漠与戈壁,可惜他们运气好,遇到了懦弱的宋朝与正处于下坡的辽国。

野利仁荣又说道:“可是因为这片土地宋朝毕竟还统治过一段时间,加上以前汉人在唐朝时的影响,有许多人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心里向着宋朝。这几年在我们的战士与宋朝浴血奋战时,他们出工不出力,部族里隐瞒了许多青壮年,不让他们参战。现在石坚利用了这一点,偷偷地送武器与物资给他们,而且因为和议,我们还不能抗议。”

现在西夏再次回到以前,李德明时期那种臣属于宋朝的状态,可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李德明挟他父亲李继迁大胜之威,对西夏各族有着较强的控制力。现在元昊上台后,连连发生大战,加重了西夏百姓的负担,元昊的威信与离心力已经远不如李德明。还有石坚这个大妖怪坐镇在陕西,虎视眈眈,宋人现在肆无忌惮地进入西夏,与那些部族联系或活动。同时也支持了他们大量武器与物资。元昊还不能过问。

石坚肯定会说,你们西夏现在臣服于宋朝,也就是西夏的子民就是宋朝的子民,西夏的部族就是宋朝的部族,我向朝廷的部族支援物资和武器,也不是杀死他们,或者虐待他们,你为什么要反对?难道你的臣服还是假的不成?

野利仁荣又说道:“其他的部族都因为这几战过后,不断地萎缩,可这些亲宋的部族原本保留了实力,现在得到宋朝的支持,他们还在向其他部族侵吞。这一杀比石坚布置在河西走廊那一杀还要厉害。那一杀只是危害河西走廊一处,可这一杀却是危害到我们大夏的全国。而且在明年春天后,我们大夏出现了粮荒之后,他们侵吞的速度还要加快。现在我们还看着这种形势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