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页

辽兴宗说道:“没有关系,朕也知道你当时是想引我们与宋朝交战,让你们西夏苟延残喘。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只要你以后象对西夏一样,对待朕的契丹就行了。”

张元答道:“那是自然。”

然后他才转向耶律焘蓉说道:“当然,这些煤矿不能使契丹一下子超过宋朝的经济。并且因为道路的原因,运输成本也高些。但如果契丹真的得到这些煤矿,相信契丹的经济马上就会有一个巨在的飞跃。”

他的回答也是中规中矩,并且看出运输的成本。这回他也说的是老实话了。

可是耶律焘蓉却再次摇头,她说道:“张大人,那你就错了。也许会对我们契丹经济有所帮助,但不会象你所说的那么大。运输成本只是其次。一是销路,需要煤的主要是宋朝。”

现在因为船只的增加,加上蒸汽机制造技术的提高,蒸汽船越来越多,对煤碳的需求量也在增大。但船只主要是宋朝占了绝对性的数量。而且因为宋朝的富裕,北方许多人家用煤取暖,也是宋朝煤需求量增加的另一个原因。还有各种钢厂,窑洞,也需要优质的煤碳。耶律焘蓉这话意思,煤采过后,靠契丹销售不了多少,还是销往宋朝,运输成本在增加,还存在一个关税。这样利润变得更薄。

“我还听某一个人说过,就是凭借宋朝现在的技术,能开采出来十分之一煤矿就算好的。除了运输成本,还有开挖费用,以及人员伤亡,器械费用。就是宋朝商人的投资也不知多少年才能收回来。这还不算那三亿贯中包含了大量的耕地,牧场,还有其他的矿藏。”

听到这里,众人明白她的意思。也就是说宋朝现在占据了银川平原,这些煤矿带来的收入也不过每年几千万贯,甚至一千万贯不到。如果让契丹人开采,只能获利数百万贯,也许还是没有。虽然数目不少,可摊在庞大的一个国家身上,还是于事无补。

耶律焘蓉又说道:“当然,也许还带来一些隐形的收入,比如煤矿的开采,会增加我们百姓的就业机会。可是我们契丹与宋朝不一样,我们契丹地广人稀,主要是粮食产量。而不是煤矿的收入。”

说到这里,她深深地看了张元一眼。也许张元很聪明,特别是这次他要娶自己的真正用意!但他与自己一样,与石坚相差了整整一个层面。好许在这个层面里,他是一个强势的人,可他还是无法跳出这个层次。就比如他是水中的一条厉害的鲨鱼,可以捕捉其他的鱼类,但不能作为一个渔夫,可以猎杀任何渔类,还可以通过放养和控制其他的渔类,达到控制鲨鱼的目标。

确实。因为利润的问题,契丹不可能开出让煤矿工人心动的工资,那么就不会吸引更多的契丹人来开发,况且现在北河套还要安置百姓。这一点,如果石坚不与耶律焘蓉讲解,连她也不明白。

然后她叹了一口气说:“而且那个人还说,因为地质,我们契丹也有大量优质的煤矿,铁矿。并不亚于银川,只是我们没有本事找得到而已。”

那个人,就是石坚。张元更是受到打击,输给了石坚事小,学问也差得太远了。至少自己这一辈子,休想在家里看看地图,就断定哪里有矿。其实石坚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本事,那是他前世无数的前辈找出来的。当然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此事。

耶律焘蓉的话,也使下边响起一片悄悄的议论声。当然他们与耶律焘蓉一样,也别指望石坚告诉他们矿藏点在哪里。

耶律焘蓉又问道:“张大人,本宫问你第二个问题,夫妻两个人在一起,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张元答道:“是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