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但是石坚还是挥了一下手,说了声:“走!”

这回他们将所有辎重都丢了下来。这一次随行的可是四万大军,可不是上次的几千人,一路上的消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这次的奇袭,石坚都将那南河套上商人的种马都应征而来。消耗到这里,还剩下许多物资。但为了速度,石坚只有将它们丢在了沙漠上,或许若干天后,沙子没有全完覆盖,还能找回一点。

这样一来,四万大军虽没有他们当初那样奢侈地一人两马甚至三马,但也做到了三人四马。于是速度加快了一倍。

肃州城。相比于凉州与甘州,肃州也要小得多。但驻扎的兵力达到六万人,加上元昊带来的逃兵近八万人。这一点也如同石坚所预料。当然具体人数,也不是萧小一一个小商人能够打探得到的。

虽然元昊到现在也摸不到东南西北了,可是他的军事眼光还在。他敏锐地觉察到光靠甘凉二州是守不住契丹人迫切回家的这种心理作用下,带来强悍的战斗力的。因此他将许多物资集中在肃州,因为到了肃州以后,契丹就可以从弱水西边再折西北,这一路同样艰难,而且还是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可这一路大都是半戈壁与草原,比起沙漠的地形要好得多。也就是契丹人到了这里,他们也不会再有心思进攻肃州,为宋人出力。那么他们就会折向契丹的上京道。

至于最后怎样来面对石坚的进攻,是投降石坚,还是选择离开河西走廊,逃向回鹘人的地盘。萧小一与石坚还都高估了他。或者低估了他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雄心,也能称为野心。到现在他就根本没有考虑过程这件事,也许从内心深处,他在下意识地回避这件事。所以也没有做出决断,甚至连石坚还没有想到他竟然还会选择投降的打算。

另外他还算错了一件事。在这件事他与石坚一起犯了错误,那就是张元的叛变。

现在他也看出来了,石坚在有意地让契丹人与自己的大军火拼。可是现在契丹还存了大部队,石坚也不会让契丹人就这么轻易地离开河西走廊。那么为了他们牺牲更多的人,将会减少支援。这一点也没有出他的所料。实际上石坚回避了,耶律焘蓉再次登门拜访,也让山遇一顿呵斥。

并且因为天气更冷,在这种情况下,河西走廊的低温,更适宜防守。契丹大军士兵数量在减少。那么有可能将时间拖进春天。到了那时就是他想要走也同契丹人一样,减少了困难。他想要投降,也让宋军看到了他的战斗力,为了降低士兵损伤,他也有一个投降的本钱。至于现在这种地步,他可不敢想再保住西夏这个国家了。

然而这一切,全部被张元给打乱了。

那一天张元的提议,他也允许了。主要原因,他也不想有太多士兵有损失。就是他离开河西走廊和投降宋朝,手中的兵力越多,也越有本钱。相比于契丹人,石坚更可怕。可是也不是没有缺点,一是宋人怕冷,二是宋人没有契丹人现在急于回家或者怕被石坚再使阴手,那种激起的士气,三是石坚爱惜士兵,不愿意士兵伤亡大。

只要自己小心了,石坚的阴谋诡计,那么还可以说与面对几十万疯狂的契丹大军相比,应对石坚还是容易一些。当然他也考虑过石坚会穿过沙漠,可是他更算到了后勤,也就是说只要瓜州与凉州未失,石坚带不了多少人前来肃州。一旦破不了城,就会被元昊两头夹击,全军覆没。

然而,张元的叛变使他所有的计划都落了空。或者这就是重用叛变的人,就应当接受的下场。

那一天,张元回来后,说契丹人同意了。元昊当然也说好了。毕竟到了这地步,能减少一份伤亡就能留下一份力量。

第二天上午时,非常顺利地让契丹人通过了两万多人。一切似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到了下午时,却发生了意外。中午张元将昨晚安排好的亲信,换到了城门口。这一切元昊和所有的西夏大臣没有注意到,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张元这时候突然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