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页

这是石坚经常提出的口号,来比喻改革事物要循序渐进,让它在不知不觉中推广,这样对国家就不会伤筋动骨,还能让百姓自己主动去实践其可行性以及优劣。

说完后,他又叹道:“可惜太后变了。”

他在可惜石坚,如果宋真宗在的时候,凭借宋真宗对石坚的超级信任,而且石坚也不是寇准那样不知分寸的人,那样石坚就能自由地发挥,那么对宋朝将会更加有利。可惜刘娥现在与以前的刘娥已经不一样了,处处疑神疑鬼。

当然这是他兄弟情深,一厢之言。刘娥一个女流之辈,皇帝也不是她亲生的,她居于此位,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如果真比起政绩,刘娥还在宋真宗之上。

他复又低声说道:“我怕这样下去,对大宋不利。”

这也是对石坚才敢说,也只有石坚才能明白他的本心,旁人他可不会这样说的。

石坚会意,他这回又是指另外一件事。这些年刘娥要为刘家立七庙,连出行也要排在赵祯前面,如果不是鲁宗道、薛奎还有王曾一班大臣强行阻止,现在龙袍也披在身上了。

如果刘娥真的会称帝的话,首先就象武则天那样,拼命打击赵家,元俨首当其冲,赵祯都可能会受害。毕竟赵祯不是他的亲子。并且还会使宋朝天下大乱。

石坚笑笑,他知道历史上刘娥已经穿上了龙袍,可也没有动赵家江山的一根汗毛。

他说道:“无妨。比起武则天来,太后仁慈得多,从对待子女可以看出。”

到现在刘娥对赵祯与赵堇还是痛爱有加的。但武则天为了自己上位,都是亲生的儿子女儿杀了好几个。两个人的性情从此就可以管窥一二。

“一个人的心理也与他的历程有关。太后走到今天这地步,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所以对名份看得重了一点。”

石坚没有细说,元俨也明白。刘娥与宋真宗的结合,因为她是二婚,而且家庭也不显赫,还卖过一段时间艺,说得不好听,就是做过一段时间街头艺妓。所以宋太宗反对他们结合在一起,将她赶出好几次。后来宋真宗登基,再次因为这段历史,上位时遭到寇准李迪等大臣的反对。到了最后,才好不容易借赵祯母亲产下赵祯的势登上皇后,还偷偷摸摸地。自古以来,立皇后有许多礼仪要办的,可她只在皇宫里摆了一桌宴了事。后来真宗死了,她开始掌权,再次遭到暗杀,竟然都有人下春药。因此她对名份的追求十分渴望。

所以石坚这么一说,元俨也能理解。况且石坚就是利用心理战,让元昊三进三出马头山的山谷,打出了时间差,让元昊大败的。但元俨还是迟疑地说:“贤婿,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

“岳父请说。”

“你有没有听说过海印国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