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页

石坚说道:“一开始它协助交子的发行,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迅速认识它。但它的主要职责不是这点,而是存钱,放贷,兑换,国债。”

银行的功能远不是这一点,比如参加各种风险投资,主动收购各种产业,使银行迅速壮大。但这些项目就是石坚前世的中国各大银行也不敢过多参预,更不说这是在宋朝。石坚提也不提,否则让一些大臣为了功绩在上面打主意,最后反而不妙。

现在有许多人隐隐约约明白了石坚的用意,刘娥担心地说道:“会不会与民争利?”

石坚答道:“不会,且听臣将话说完,太后自然会明白。臣先说存钱与放贷。存钱就是让老百姓带上户薄,将钱存到银行上,然后银行开一张存折,还可以着情分为活期、定期的长久,付给百姓一点利息。为了防止失窍,还可以设置密码,取钱时密码与户薄与本人相合,才能取到钱。”

存钱大家都明白,就比如石坚家中,他有自己的一些产业,每年获益不少,当然他出帐也不少。为了这些钱,他还腾出一件小房屋,安放这些钱财。这是石坚的家。有些老百姓家中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只有将钱东收西藏,很不安全。经常发生失盗案件。

中国的钱庄史是从明朝中叶开始的,到清朝时才开始成熟。当然在唐宋时也就有了原始的模形,各地城市多有金银铺、银铺、金肆、银肆、金银交引铺等商铺,有时此类商铺集中在一起,又被称之为银市、金银行、金银市等,所营业务包括金银器饰的买卖;金银铤(饼)的买卖;金银的鉴定;金银器饰及金银铤(饼)的铸造;钞引等有价证券的交易等,随着金银货币职能的发挥,其中金银器饰及铤、饼等的买卖逐渐带上了兑换的性质。因此宋代一些地方又有所谓“兑坊”出现。另外还有典当业,也属于金融机构之一。然而此时,金融业还是以高利贷为主,直到宋朝末期,因为宋朝的经济渐渐成熟,才出现有息存款。

而且这些全部是私人置办,凭借着是在地方上的信誉。存钱更没有统一的机构,而是相帮,放在可靠的人家(钱铺存钱历史要到明朝才出现),这样也有着无数的风险。因此大多数人家还是将钱收藏在家中。至于存钱没有收保管费,反而付利息,更是让大臣感到不解。

石坚说道:“付利息是必须的,一是如果交子全国发行,光靠国库的存钱对付一些不法之徒狙击远远不够。这样一来,全国的百姓将会涌跃地将钱存入银行,也就可能归朝廷掌控,那时候才可以渐渐将货币体制从金属转化为交子。二是为了下一条,那就是放贷。一是各地商人为了投资,可有时候资本出现短缺,那么就可以向他们放贷。放贷的利息高于存款的利息,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朝廷的收入。当然为了防止商人破产,收不回来本钱,那么在贷款时必须要用固定财产作抵押。如果破产,拍卖他的财产将本金收回来。”

“这样太惨忍了吧?”赵祯说道。

石坚答道:“本来做生意就有一定风险性,没有风险,全部做生意,那么谁来从事生产。在做着发财梦时,就要有破产变为穷人的准备。而且朝廷出面,比那些私人放高利贷的手段也缓和得多。”

大臣都点头。每年因为高利贷惹出来的官司数不胜数。那些既然敢放高利贷的人,有几个是好货色。沉重的利息不算,如果还不起,逼得苦主卖儿卖女卖老婆,最后还要砍手指,断胳膊肘儿,连人命也经常逼出。朝廷不会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而且利息也轻了许多,让他们有一个归还的空间。

石坚又说道:“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不愁花销,有些家庭遇到困难的事时,可以向银行借贷,以解燃眉之急,还有每年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有一些家庭经济遇到困难,有了贷款,可以从容渡过,到秋后归还。使他们不背高利贷的包袱。如果说夺利的话,也就是夺那些放高利贷黑心商人的利。这种夺利臣愿意。”

商人名声最臭的地方,一是借助财产,作威地方,垄断产业。二就是高利贷。众人会心一笑。这个石不移,脾气越来越臭,越来越硬了。

石坚又说道:“当然,还有人归还不起,比如某家贫困,亲人生了重病,需要大笔金钱,朝廷放贷后,他们很难还得起。但人不死,债不难,相信他们以后总有一天能够将这钱还清。就是还不清,也比如太后作善事,振助他们。”

这句话使刘娥露出笑容,这也是她最得意的地方。现在朝廷有了钱,她每年拿出许多钱来,振助各地贫困百姓,孤儿寡母。当然这也与她少年时艰难的生活有关。

石坚说道:“但也要制订法律,对那些有能力归还贷款,可仗着自己在地方的势力,不归还者,严惩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