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页

这也不要石坚吩咐,士兵们就开打了。这些人,居然让自己的族人,受着土著人的侮辱。

石坚有条不紊地开始进攻第二个玉矿。这个玉矿的规模更大,但这个玉矿的地势可没有第一个那么险恶了,虽然土著人人数更多,石坚连安排都没有,直接攻了上去。

只是这个玉矿有四个宋人,当一个士兵在用皮鞭抽打其中一个宋朝小伙子的时候,这时候一个被关押的宋人站了出来。他请求谨见石坚,并说自己就是威远军的总管刘宗臣。

石坚感到惊讶,现在他知道威远军已经全军覆灭,这个刘宗臣还活着。一会儿,刘宗臣被带了过来。

刘宗臣敬了一个宋朝的军礼,然后满脸羞愧地说:“石大人,下官失职。”

石坚只是冷哼一声,岂止是失职。他在陕西时,就上过奏章,要求刘娥向大洋岛的官员,特别是这个刘总管下诏,让他们小心这些动乱的土著人,还要求他们买通一些土著人,让他们做宋朝的内奸,这样可以得到这些土著人的消息与动态。虽然未必就能将他们歼灭,但也不至于几天功夫,大洋岛全面溃烂。

其实石坚还真冤枉了他,刘宗臣也按照石坚的要求去办了。可他终就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将军,如果资质好,能被发配到大洋岛来么?主要是他找错了人选。这些土著人必须要求精明强干,而刘宗臣买通的土著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土著人。他们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出过他们的部族,如何能找到叛乱的土著人?结果刘宗臣还在做无用之功,结果事发他都不知道怎么事发,只是那一天,几万土著人涌了过来,并且带着武器,其中还有几千契丹精骑夹在里面,向他的威远军进攻。于是他的大军注定在全面崩溃。况且他的军队也不是什么勇敢的士兵组成的。

刘宗臣看着这个名满天下青年的脸色,头低得更低了。他嗫嚅道:“我知道我有罪,石大人可以处罚我,但下官想请石大人放过那个丁老五。”

说着他一指那个正被挨打的青年。

石坚都被他差点气笑了,他拿过来望远镜,叫他看远方的一处山谷。同别的山谷不同,在宝石山脉,因为是多支河流水源区,河谷的土壤肥沃,也因为是宋朝移民最早的地区,所以许多山里的河谷也开发出来,在高处有宋朝的百姓饲养着牛羊,低处种植着庄稼。

刘宗臣望了望那个山谷,还莫明其妙,有什么好看的?牛羊早让叛军牵走了,至于早稻也让叛军收割了。现在那处山谷空荡荡的一片。

石坚又说道:“刘总管,你看那些秧苗。”

刘宗臣才明白石坚指的那些晚稻的秧苗。现在早稻收割完毕,该到插晚稻秧的时候了。再过了这段时间,秧苗也插不下去,但现在局势没有平稳。那个来插秧?也就是整个大洋岛的第三季都耽搁了。

石坚低沉着声音说道:“这只是一个方面。这次的叛乱,带给朝廷的损失,将不可计数。”

石坚说得可不夸张。庄稼的收成只是一个方面,各种商业的中断,以及连到两湾大陆的航道都彻底中断过很长时间。直接影响就不可计数,不要说间接带来的连锁产业的影响。

对于这种状态,石坚也很头痛。因此他做了一件事,既然已经彻底破坏了,那么就给它来个大变脸。不能将所有叛党全部歼灭或者处死吧。石坚把他们运回宋朝,让各地商人地主对他们严加看守。如果稍有异动,立即处死。相信宋朝这些大户也对他们产生忌惮。当然也有可能流通到天理教的手中,可他们没有武器,危害也会低一点。还有两条,一是石坚要求朝廷对于这次参加拍卖的商人进行审查,尽量避免让可疑的商人参加进来。二是就是让天理教得手,他们难道会把这些叛党当作朋友待,那样的话就是他们可能,也会让朝廷怀疑,如果不那样做,他们长久下去,还会对天理教的这些人产生愤恨,到时候还会为他们卖命?这样一来,让宋朝内陆的劳力问题全部解决。

那么大洋岛剩下的土著人,几乎都是与宋朝交好,或者安份守己的部族,以后也会减少叛乱的可能性。至于大洋岛缺少劳力,那么让那些商人头痛吧。至少现在还可以从两湾大陆、非洲甚至天竺等地抓捕奴隶过来。这些奴隶来到异地,也不会更不敢有什么叛乱。而且经过这次的洗牌,石坚也正好将大洋岛的民族政策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