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页

确实,苏洵棋风是走烈路。他为人也是如此,在朝中做官刚直不阿,连写文章都是语言锋利,古朴简劲。特别是那篇《六国论》通过论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最后说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当然六国之亡原因很多,苏洵这篇文章论述六国亡是假,而是直指宋朝重金贿赂西夏与契丹。与其这样,不如用这钱来多养一些精兵良将。

石坚对这种观点也不赞同。有人说真宗是四大昏君之一,因为他封禅,可那花多少钱,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有可能还会刺激宋朝经济。象宋徽宗那才叫花钱。对于这些贡币宋朝有影响,但对于宋朝庞大的经济影响不大,主要是宋朝纠枉过正,这种重文轻武的体制,使得兵无精兵,将无良将。就是再投入再多的金钱也不起作用。况且宋朝的军费还少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灵魂,经济是所有一切的基础,而军事则是安全和不被人欺负的唯一保障。将军事的地位完全削弱还成么?为什么石坚前世美国一个劲地喊中国要减少军事力量。那是因为只有军事弱了才好欺负,才敢支持台湾的一些人闹台独,中国不敢收复。如果中国有俄罗斯那种强大的军事力量,还会看人家脸色?人家有高人。只要军事跟不上,都有可能欠了你一屁股债,最后来一个你是轴心国,什么也没有了。

因些石坚在朝廷提出不能给他们地位,那是对头的,毕竟经历过唐朝的藩镇割据,和五代之乱,全是武人掌权造成的。但至少给名吧,也就是让他们获得一份尊重,同时石坚自己也厚赏士兵。用钱和名来弥被将士。将这种过枉矫正过来。

也正因为老苏这种气节,石坚才敢向他透露身份,并劝解他发奋读书,不要再这样鬼混下去。鬼得不好,连小苏都耽搁了。同时也将理由说出来,不然怎么的,自己堂堂一个宰相,竟然劝他一个老百姓振作,这有鬼不成?或者告诉他我知道你将来怎么样,你儿子会怎么样?

可他看到苏洵一副看神经病的样子看着他。

石坚明白了,他现在戴着面具,还是一个布衣身份,自称本官,苏洵不认为他是神经病,还会认为他头脑正常?

于是他将自己面具摘下来,还从抽屉里拿出印符。

现在苏洵虽然还没有发愤,可识字啊。然后他开始嘴越张越大,能不惊讶吗?他竟见到了石坚。

石坚再次将面具戴上,说:“这事切记不可外传,本官是来有要事相办。”

苏洵点头,石坚是多高的地位,现在居然都戴上了面具,虽然他也没有什么面具如此逼真。可见事关重大,当然自己不能对外人说。

石坚再次说:“记住我的话,读书才是王道。本官那怕在西夏长征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还手不释卷。而且本官看好的人,都没有令本官失望过。”

苏洵激动地点头。他让石大人都看上了,这能不激动吗?

石坚知道目的已经达到,想来有自己的鼓励,他一定会提前三年苦读。这样有他这个榜样,二苏和小苏也不会荒废了,他才端茶送客。

到了第二天,曾擂前来。石坚将大致经过说了一遍,对于曾擂他还是相信的。就是自己让天理教闹得疑神疑鬼,也不是什么人都不能用。难道靠他一个人就能将天理教摆平?假扯。然后说出自己的难处,才将一封写好的信让老曾托可靠的人送到京城梅道嘉处。

实际上机速房也有人在江宁,但机速房石坚一直没有经过手,他也不知道驻在江宁府的人可靠不可靠,如果不可靠,都会将老曾暴露出来。

曾擂会意。现在他也希望石坚将天理教迅速消灭,否则连着女婿都有着极大的危险。特别昨天晚上,连自己的外孙都差点被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