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

这么多交子堆在国库里有什么用?说明了它就是一张废纸,那有铜钱来得塌实。连朝中大臣都有这样的想法,况且老百姓。但他们不知道虽然是废纸,可老百姓认定它值钱,就是钱。认定它不值钱,它就不是钱。虽然说起来现在的总量也没有超过宋朝经济总量,连银行里就是有这么多交子,还有许多铜银在流通。但关健是它并没有真正得到人们的认同。

也凑巧的是石坚离开了大洋岛,朝廷还没有办法找到他。后来听到他在江宁府,虽然有逾制,但他只带着几个护查天理教,也没有人敢进谏。敢么?人家那是与狼共舞,冒着多大的危险,一旦身份暴露,可真有危险。就是夏竦也不好意思在这上面做文章。

但刘娥立即派出皇城司的人找石坚,可又听石坚离开了江宁府,只有回了一封奏折,这份奏折也很关健,不然朝廷还要向女真提供援助,那时候才做了傻事。于是派了许多探子进入契丹东京道打听真相。同时在边关紧戒。但这个交子的事,石坚还是没有办法知道。

于是放吧。

这一放,终于使满朝大臣为此买了一个大单。

一开始放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惊动,但市面上的交子逐渐代替铜钱成为主流。当时朝中大臣还很高兴。然而这种交子的造价太低了,开始有人在上面打主意。当然也有假铜钱,可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了铜钱,就是出现了假铜钱,也引不起大的风波。可是交子不一样,它毕竟是一个新事物。

对于造假交子的人,大宋律法很严,抓到就处死。可这利润太大了,还是有那么多不怕死的人造假。当然交子发行时,虽没有人民币那种一套套的防伪技术,可也是层层把关,用了最先进的印刷术,防伪技术在现代来说算是最好的。可老百姓接触的时间不长,而且现在消息传播技术很落后,许多老百姓还不能做到如何辨别真假。

这些假钞到了他们手上,可他们使用时,立即被官府没收。当然这种损失老百姓自己认了。因此三番五次下来,许多人再次选择了铜钱。而且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朝廷想要用废纸来换老百姓的钱。这个谣传流传开后,许多老百姓拒收交子。一旦收到交子后,立即换成铜钱。

这时候朝廷如果反应迅速,将大量交子收回,还来得及。可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怕什么,银行里还有大量的铜钱,换就换吧。可这股风气一流传开,许多百姓再次使用铜钱,但还有许多百姓在银行里存了钱,也在跟风,他们将钱取出来,当然银行还是过手续似的给他们发放交子。但立即让他们兑换成现钱。

许多银行准备不足,于是出现了短时的铜钱短缺。实际上也没有几天就调过来了。可却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就这几天更加让人心不安。最后风气越来越大,连一些商人都开始将交子变成了铜钱,放在家里,不敢用交子。就在石坚到达大洋岛时,这种风气开始出现了高潮。随着越来越多商人的参加,朝廷的铜钱真的不够用了。

这时商人的劣根性出来了。实际上宋朝的铜也没有那么紧张,两湾大陆的铜矿源源不断地调过来,还有石坚公布的麻逸群岛的铜矿也拍卖下去,只等开发。但这些商人看到有利可图,他们将铜矿屯集起来,不卖了。这样一来,铜矿价格开始飞涨。而且看到不对,就连最忠心的商人也不敢用交子,难道眼看着让自己亏本。

最后交子泛滥成灾!

有许多百姓手上还有交子,连银行的铜钱都换不到,他们的交子在手上价格一跌再跌。从一开始黑市上的一贯交子换九百铜钱,最后跌到只能换五百铜钱,三百铜钱,一百铜钱!

也就是说,不但刘娥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亿贯铜钱也被宋朝的庞大经济总量,卷了进去化为乌有,还让朝廷背了一个巨大的骂名!这只是其次,而且随着交子的起伏,市场整个混乱。

然后是棉花,有人再次放出风声,说外国人全部有了衣服穿了,现在棉布已经开始卖不出去了。许多商人一看到这中间有利可图,再次附声应和。其实棉布是一个消耗品,虽然是外国人有许多穿上中国的棉布,可随着价格一步步下跌,销量反而更大,不要说外国,就是大宋也有很大的消耗量,最少在这短短的数十年,不愁棉布的销售量,只是利润的多少。而且上一年,因为大洋岛的事,反而宋朝的棉花种植量开始减少。

可这只有那些大商人与有远见的商人看到。而这中间图谋不诡的不在少数。只有压缩了棉价,他们的利润才更高。于是那些小型的棉农看着棉花压在家里开始着急,他们越急反而越卖不出去,况且其中还有许多普通的人家正等着棉花成熟,换米下锅。当然换作平时,朝中手里有了钱,完全可以代替商人收购,可现在他们手里只有老百姓当作废纸的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