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页

是人才都想要,而且韩亿也不是一个坏官。可他主意打得好,但石坚是要将萧小一、尹洙、张方平带走的。前者不用说,是他的谋士,后两者虽然是一个文臣,可在军事上也很有眼光。石坚可不能放过,虽然没有得到消息,这次交子的重大失误,有可能会被天理教利用,造成朝廷危机,然后他们真的要发动他们那个蓄谋已久的计划。而且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契丹东京道平定下来,不但不成了契丹的祸害,反而临时成了他们的帮手。而现在大洋岛是要文治,只要在几个小将中留下几个人,就完全可以胜任,不必要浪费更多人才。

至于小唐与小吴同志,现在是小了一点,正好来磨练磨练。

石坚看完了资料后,然后再看卷宗。先是包拯与余靖批阅过的。虽然这俩人比石坚如大了好几岁,可做官的经验还几乎没有,全部望着石坚,神情紧张。

石坚翻看细阅,这不是在找他们的麻烦,而是教导他们对错。毕竟石坚知道自己呆在大洋岛的时间曲指可数了。让他们更快成长起来,对整个大宋也是一件好事。同时现在也需要一个安定的大洋岛,为宋朝援援不断地提供物资。

不过也没有让他失望,这俩人天份高,一路上还经过石坚指导,可以说除了阅历不如石坚韩亿外,单论眼界,恐怕韩亿还有所不如。毕竟韩亿对大洋岛不是很熟悉,石坚还搞了一个议会与升降制在哪里,与他所读的经义历史,完全不相吻合。

大多数都让石坚很满意,但还有一些暇眦。石坚将它们一一指出,不但包拯与余靖在细听,连韩亿也在细听。这可都是经验与智慧之谈。中午的饭都在衙门里吃的。

然后是余靖与包拯和萧小一三人都无法断定的卷宗。毕竟现在大洋岛与整个大宋模式都不一样,因此他们三人虽然都是聪明人,遇到特别疑惹的也不敢作主。

石坚再次批阅,一边批阅一边向他们解说,他这不但说给包拯与余靖听,也说给韩亿听。现在他好不容易将大洋岛灭了,就不能再让它发生什么波乱。而且大洋岛经营得法,也为两湾大陆开辟一个模式,现在两湾大陆名义是属于宋朝的,实际上哪里还更乱。

直到天将黑的时候,石坚才将所有卷宗处理完毕,不过连韩亿都学到了许多学问。然后石坚才露出真正杀气。这一百多个官员,最少有十几个胡作非为,还有一半人不称职。石坚开始下达一条条命令,许多官员被剥夺所有官职,还有一些官员降职,也有一些官员升职。特别是除了战知州,西洋州的史知州行为更差,他也被拿掉官帽。并且石坚宣布让吴奎担任昆州知州,唐介担任西洋州知州。

这项命令让韩亿三人全部张大嘴巴,这种速度也只有石坚敢玩。也太快了。还别说,连唐介与吴奎两个人接到这个命令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后脑勺。

然后石坚再次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这些命令包括了军事,民族,经济,商业,交通,农业,水利,矿业等等。最主要的一条命令,就是他实施一条网状交通,东西三条马路,南北沿海各一条,中部一条,南北各四条马路,东西沿海各一条,大分水岭也就是现在万溪山山脉西侧一条,中部一条。这些马路造价不低,但现在大洋岛已经有了这个财力,只是人力稍显不足。但也不急,这是慢慢来的,如果这七条大马路修好,那么整个大洋岛串连起来,而且会进一步带动大洋岛的经济发展。

最主要这对海客有利,特别是内陆地区,因为大洋岛太大了,可没有交通,没有办法开发。相信这一条命令颁布后,都不要朝廷拿钱,海客都会主动地自己投资。

石坚一边写,一边解说这些命令的意义。例如雨河的疏通,对第四等土著人部族也不能太过份,让他们寒心等等。他一边说,包拯与余靖韩亿一边点头。虽然石坚也会出现失误,可站在他的角度上都出现了失误,这三个人也不容易看出来。

一直忙到三更过后,这才结束。韩亿连连表示感谢。他明白,石坚这是要把大洋岛所有要解决的和没有解决的事情全部安排下去。然后把这所大房子修好,自己搬进去只管住就是。

石坚这才打开圣旨,第一道圣旨就让他不爽。这是向他询问能不能增加两亿贯交子的事。自己不是说过千万不能增加的!这些人!石坚牙齿一咬,差点儿把圣旨都撕了。自己苦心把交子往回收,可他们都好,还继续印。当真纸成了钱不成!

韩亿在朝中,他明白所有的过程,连说消消气。不消气,这往下没有办法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