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页

“所以臣必须要做一个表率。”

行了,话说到这地步,刘娥心里虽然还有病,可也去了一大半。她还说:“石爱卿,喝茶,慢慢说。”

慢慢说,外面大殿上的群臣还等着,东张西望,连赵祯也在望。他有许多事情要问石坚,这个仗怎么从河间府打到邢州,就结束了。这中间不说几万里,来回兜也兜了好几千里地,怎么就没有人发现?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得悄悄问,就是他亲生母亲到底是谁?

石坚喝了一口茶,他又说道:“等到局势安稳,不但不能让某个大臣专权。臣有句话不知该不该当说。”

“说,哀家恕你无罪。”

“那臣就说了,连皇上也要学会放权监权。”

“什么意思?”刘娥问道,这句话说得太模糊,听不懂。

石坚说道:“太后,可想赵家江山永保万年,而不是八百年,五百年,三百年。”

石坚说得有些忤逆,可也是事实。除了周朝八百年外,那个朝代有多长时间?

“可有计策?”

石坚摇头:“臣也不敢想。但太后既然今天与臣交谈。臣也斗胆说一句。现在几位先帝以及太后圣上贤明。可龙有九子,万一有一个不贤明的主君,怎么办?”

刘娥沉思,这确实不好办,一个封建朝代的败坏,主要还是主君不够贤明,导致社会关系紧张。最后崩溃,但这个谁敢保证?

“因此必须进一步放权,让大臣处理。但也要监权,不能主君放了权后,让某个大臣专了权,反而生起觊觎之心。”

石坚只能点到这个地步了,再点刘娥就要翻脸了。实际上他指的就是君主立宪制。这是让刘娥脑海里留下一点映像,然后大洋岛那种特例在哪里,让她想,让她发问。自己不能提。

可刘娥一时半会那可能想清楚,怎样放权,怎样监权,还让朝政在自己掌握之中,同时还会杜绝主君昏庸,这好象都很矛盾。不过她也知道就是石坚有想法,现在也不敢说。这个争议更大。

石坚看她在想啊想的,这时候江公公也将他们的谈话记录下来,石坚这才说道:“太后,那件事不用太操神,还是商量如何将大宋从这泥水里拖出来。”

不说不知道,刘娥都忘记了大臣们还在大殿上等着。于是与石坚一道回到大殿。但这回也放心了,人家主动说了将事情做完,什么官都不要了,而且连如何将赵氏江山永保千万年都在考虑。于是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