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队伍开拨,吕夷简也听到前面齐耿的军情,他不敢怠慢,将张方平与尹洙喊到帐下议事。实际上齐耿心里也在矛盾,现在眼看着天理教各线告败,自己这个好日子过了头。但他明白如果换作了旁人,他投降还能得到宽恕,可是石坚会放过他?因此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做最后顽抗,况且吕夷简的军队人数并不多,只有两三万人,真要说起来,只有那五千从浙西抽调过来的士兵是精兵,其他的军队和他手下的军队一样,并不可怕。

对于这种情况,张方平也看出了。他告诉吕夷简,不在到宣州多为难,而是在半路上的一战,如果胜也就在这一战,败也在这一战。因此张方平认为必须要派出大量探子进入这一地区探查。别看这些叛军一触即崩,但有可能也会大意失荆州。进入宣州有两条路线,一是从王林的那个马鞍山进入太平,南下宣州,二是从溧水进入宣州。马鞍山在朝廷手里控制着,不是看在王林的面子上,而是因为出产大量铁矿,不想让叛军得到。可随之后就是叛军控制的地区,这样一来,罚的面积就大了起来。吕夷简不愿意做出这样的事情。于是选择了第二条路线。

行了三天,终于到达了边境。然后探子过来禀报,说齐耿在前现一个山口设下埋伏。除了山口上有伏兵,山口的道路上还埋着大量炸药。这是在学石坚。

可齐耿也是半拉子的人。人家设伏的地方都是出忽人意料之外的,或者根本不在行军路线,这样你就是派探子注意也注意不到。然后利用运动战,一步步地将你引过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幽州北一战。那是硬牺牲了数千将士,才使契丹人不怀疑的。那有你这样设伏的,难道别人是傻子?可齐耿也是文官出身,水平就那么回事了。

这个好办。

放慢行军速度,一边走一边睡觉吧。正好赶到那个谷口前,扎营休息。叛军也没有怀疑,这太阳都要落山了,他们反而连夜进入谷口,那才叫奇怪。全部埋伏在两边山陵上等着宋朝大军明天一早进入谷口。大军到了这里,山陵也多了起来,都不高,但树木稠密。现在天气热起来,晚上宿营在野外,并不冷,一个个搽着蚊子水,开始睡大觉,等明天一早宋朝大军进入谷口,将炸药引燃。

其实谷口并不长,也找不出这样纵深很宽的谷口。主要目的就是使宋军慌乱,最好将那五千精锐炸死一批,然后从两边杀出。

大家一起睡觉吧。于是上半夜大家相安无事。但下半夜变故陡生,这些叛军说句不好听,百分之九十五是百姓临时召集来的,圣战!白天精神旺盛,但到了晚上就要睡觉。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成的习惯。一起在睡大觉,一万多宋军从两个侧翼悄悄摸了上来。

特别是谢晓晨的那五千士兵,大多数是经过特种训练的,夜战更拿手。然后一场血战开始,连血战都称不上,一面倒的战争,将叛军杀得四面逃散。这还是在夜里,从睡梦中惊醒,连东南西北都分不出来了,有的主动往宋朝怀里钻。还有的看无路可走,开始向宋军大营跑,这不是找死。碰碰碰!

一阵箭雨过来,一个个跪在地上投降了。

还有许多叛军进入谷口,因为这是大路,他们想顺着大路迅速逃回去。可是谢晓晨他们都经过真正血战,立即抓住了几个首领打扮的人,将几十个导火索的方位找出,然后点燃,于是这些炸药自己儿炸自己了。

谷口炸药全炸掉了,叛军炸死了几千人,还有更多的叛军满山遍野在跑。张方平这时候才对吕夷简说,可以出击了。于是大营里剩下的宋兵开始出击。

这一次大战击毙了两万多叛军,抓俘五万多人。剩下的也因为黑夜让他们逃了回去。但也算是一次大捷吧。这也因为与齐耿的无能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石坚在太平州的一战,将宣州的叛军内心深处笼上了一层阴影。这才出现一旦失败,就想逃跑的现象。

俘虏押回江宁。吕夷简不想做这恶人了,让范仲淹与石坚处理这么多的俘虏吧。但内心深处也开始高兴起来,这是实打实的战功,总算为他即将回朝,增加一份光彩。至于是谁在中间策划的,他也没有忘记,但他是总指挥,自然功劳占大头。

再次进军,谷口的那段道路炸得坑坑洼洼的,但高兴,一个个如履平地。可过了一天后,探子又过来禀报,不能再往前进军了,原来齐耿再次使出坏招,在水阳江一段圩埂上放上许多炸药。

张方平一看地图,吓了一跳,这个家伙真疯了,现在梅雨快要结束了,水阳江的水势达到了顶峰。如果让他将炸药炸开圩埂,不但自己这几万士兵,就是这个圩里数万百姓也没有几个存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