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页

赵祯又说道:“如果按照你的理论,每一个帝王的后代,都要复辟他们祖先的江山,天下还有宁日?当你们的祖先开始坠落时,也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如果这些人的后代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天下将有多少苍生,死于你们这些人的这种想法之手。”

这话是至理。你们祖先不争气,失掉了江山,怪谁?难道就因为他们曾经拥有过,就要复辟。那么中国有多少王朝迭更过,岂不乱套了?当然这话只有他敢说,旁人就是知道这个理,也不敢说。

但这句话让这几个大臣听得兴奋不已,这是一个明君说的话。于是第二天报纸上大书特书,只是变成了文言文:汝理,凡帝王后,复其祖疆土,天下何安?乃祖坠落之日,正统迁转之时。如汝,天下乱,众苍生复知多少,丧于汝一念之中。

赵祯又指着李楠说道:“朕也听过你妹妹的一些事情,性格澹泊,然而却让你逼到这种样子。或者你说武则天也做过这样的事情,然而就是让你得逞,你对待百姓会比朕与母后对百姓更好?其中将会有多少百姓会因为你这一想法而战死,一百万,一千万?或是一亿?”

凭借她为了自己的目标,勾结契丹占城与交趾,还有日本,也未必会对百姓有多好。

这时这个女人突然睁开眼睛问道:“请问,我祖父以及伯父当年为什么好好暴死?”

赵祯说道:“当年之事,过去时久。其实人有长寿短寿之分,寿短亦是天命也,与人何干,这一次朕带你的妹妹来,就是让你看看我们赵氏的仁义。”

然后对李楠说道:“李楠接旨。”

接什么旨?李楠根本不知道,但知道李楠是她的名字,看着赵祯,当然下跪是不可能了。这一对姐妹,一个是有心躺在床上与赵祯说话,一个是无心站着看赵祯。反正一个也别指望她们下跪。

跟在赵祯身后的太监还想斥责,刚张开嘴,一想不对,怎么斥责,她也不会知道,而且会得罪石坚。

赵祯说道:“封陇西郡公(宋太宗时赏李煜的爵位)李煜三世之后李楠为和延广陵郡郡主。”

赵祯一封完,几个大臣全部俯首,赞道:“我主英明。”

连石坚也不能免俗。这个封号确实很英明。广陵郡就是扬州,天下一等一的大城市,而是还是淮南东路的首府。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南唐的创始人李昪就从从担任扬州团练使发迹的,从而取代了南吴。既然你们南唐能代替南吴,为什么我们大宋为了使天下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而将天下一统?

这一封号比什么辨解都管用。而且还有一个和延二字,我也希望你们李家不要断子绝孙了,但得和,也就是你们也不要造反了。当然这是一个封号,就象宋朝其他的一些公主郡主一样,不能到实地去居住。还得居住在京城。至于她与石坚什么关系?反正他家的主够多的,也不在乎一个。

但就这一封号,一旦传出后,特别是江南某些还有些顽固的遗老,也无话可说。看,李家的人将大宋江山差点乱垮了,可是我们还对他家的后人有这样的封赏。人心都是肉长的。

这一做法人道,而且用意深长。因此连石坚都说英明,不过这样一来,为了延续李煜的后人,那个可能的儿子,将会真的一辈子姓李了。或者以后为了延后,他的儿子石檠姓赵,或者与玉素奴香再生一个儿子,姓玉素,与兴平生一个儿子,姓耶律什么的。

李织看了赵祯一眼,对于他的用意,她自然得知,但随即又将眼睛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