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

石坚这种做法看似聪明,其实与这一点差不多。

其实石坚完全当时可以借大胜之威,将所有碍事的大臣全部踢出朝廷。虽然风波会闹大一点,但以后一劳永逸。实际上,现在赵蓉也后悔了。因为当初劝石坚收敛的正是赵蓉。不过他们都认为老太太活不了多少天,谁知道拖拖拉拉,现在似乎身体骨儿变好了。

因此现在石坚必须得变强硬一点。他立下的功劳早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大臣,何必为自己设下一个个框框。别看石坚前去河北,那是避灾。那是不主动招惹是非,更是想这天下的百姓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否则以他现的威望智慧,还有满天下的文臣武将,有多少是等于出于他的门下。他就是想要造反,刘娥都无辄。刘娥也未必有吕雉的手腕,石坚也不是韩信那样只会打仗。

我做了那么多事,只是娶几个妻子,谁敢哼哼唧唧!

那是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可我真想娶了,谁敢拦!

这才是那个在幽州霸气十足的石坚石不移!

石坚又说道:“玉素奴香,现在我就派人,向你家父王提亲。还有,兴平公主,我当时与耶律焘蓉说的那句话,现在还是奉送于你,公事归公事,私事归私事。你要考虑好,再向我说,或者选择回国,或者选择嫁给我。而且,你的岁数也不能拖下去了。再送你一句话,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值得这么迷恋。而且随着我身边的女子增加,对你不公平。”

后面一句对大家不公平还没有说出,怕伤了这个小姑娘的心。

说完后,他立即安排如何下聘礼之事。还好,现在他与玉素奴香拖了那么多年,天下皆知,喀拉汗对于礼制也没有那么重视。石坚叫下人上街买了一些珍贵的礼物,然后命玉素奴香的护卫立即回喀拉汗禀报。

王曾从朝中回来,来到石府向石坚辞行。正好看到石坚在写聘书,这个字写得极其好看,可现在王曾没有心思看字,他叫道:“石大人,不可。”

石坚轻蔑地一笑:“人家父母都同意此事,为何不可?”

王曾叹道:“可石大人要三思而后行,况且你身为驸马,现在朝堂又要开始成了动乱之秋。”

“笑话,我娶公主,是人家父母同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管其他人何事。”

王曾听了后脸上神情更加起了变化。别人不知道,难道他还不知道?赵堇是李宸妃与宋真宗的女儿,石坚指的其他人,那就是刘娥了。而且普通人可以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解释,可一关系到皇权,岂能就用这个来安排婚姻?

石坚说这话未必表示他对皇权的藐视,可代表着他已经开始与刘娥决裂了。其实石坚本来就对皇权很藐视,只是因为赵祯与他的关系下不了手,二现在就是他自己不惜劳碌,不怕天下百姓死亡,篡位,可是想实现民主制还是不可能。所以才安心地做一个臣子。但这话连赵蓉都不敢说。

石坚看到他脸上雪白一片,笑了笑说道:“王大人,放心,我不会造反的,大不了我不做这个官就是。”

王曾也不会怕他造反,对于石坚的品性他是知道的,可就怕他这一点。石坚一撒手,别说幽云十六州收不回来,就是现在宋朝这乱蓬蓬的大江山,都未必治理得好。特别是海外,情况都有所不同,根本离不开石坚在一旁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