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页

萧达丽儿奇怪地问道:“萧大人,现在萧阿剌将军他们还没有消息呢。”

按照耶律焘蓉的计划,如果成功了,萧孝穆带着大军立即赶往幽州,与石坚决战。如果失败了,两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国家与一个人要进行谈判。相信石坚还不会妄想到以他手里的兵力将整个契丹征服。这样还会省下大量粮草。毕竟十几万大军一来一往,所需要的粮草损耗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呢。

不但萧达丽儿,就是老将耶律蒲奴也感到奇怪。

萧孝穆匆匆忙忙地解释道:“郡主虽然才华过人,也有战略眼光,可在战术上还是稍逊一筹。加上现在心情有些急燥,这一次她用的方法,正是石坚所善长的。我们契丹是草原上的狼,放弃了我善长的,而去跟那个石坚学习狐狸战术,只会失败!”

他与石坚说法一个意思:班门弄斧!

萧孝穆接着说道:“最关健是那个石坚最痛恨的就是伤害平民百姓。这一次郡主不但杀害那些穷秀才,还杀害平民,来制造矛盾。这将会引来石坚疯狂的报复!”

萧孝穆猜测得一点不错。

自从萧阿剌冒充宋军向自己同胞下手消息传开后,幽云境内所有百姓都感了愤怒。还有的感到了迷茫,就是到现在,还有许多百姓忠于契丹,毕竟契丹人统治这里,很长时间了,比宋朝建国时间还长了二十多年。但契丹人这种做法,让他们感到不解。至于耶律焘蓉让他们自动无视了。郡主那是多好的一个人哪,平时抱着自己的女儿,还向百姓问寒问暖,甚至主动到田间帮助他们耕耘,就象一个女菩萨一样,这样的主意会是郡主出的?

但民心终于象一把天平一样,猛烈地倒向宋朝这一方。不管石坚是才子也好,是妖怪也好。可只要不反抗,他对百姓可是真好,同郡主一样,抚助弱小,大量的物资无偿地向他们发放。可以说他们一生中,都没有看到过,那个这样做过。以前他们每到冬天,就必须要节约,每天只能吃两顿,不然到了春天手中的粮食更加紧张,熬不过夏收。现在呢,放开肚皮吃,吃完了,宋朝士兵将粮食主动往门上送,连搬运的时间都省了。况且各条道路与工程,也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收入。甚至他们没有衣服穿了,连衣服都送上门来,大人有大人的衣服,小孩有小孩的衣服。如果他们知道后来的名词,一定会说我们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了。

有了粮食,有了钱,有了衣服不算。如果住房困难,宋军也在统计当中,准备为他们中间贫困的百姓免费盖房子。还是那种新式水泥砖墙瓦屋。你说,手里捧着的是人家的,拿着用着的是人家的,住着穿着的是人家的,还好意思反抗么?

他们不知道光在民生上,石坚就花费了近一亿贯,按照现在宋朝的物价贬值来计算,将近八百亿人民币,其中六百亿用在幽云十六州百姓身上。每个人达到了一万元!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而且后期还在继续投资。石坚手上还有许多钱呢!

石坚虽然呆在儒州,可在时刻注意着民心的反应。到了这时候,大局已定!石坚再一次作出了调动。将各个部队从原来的防线往北转移,在原先宋辽边境上,也就是现在的第二道防线,只留下少量军队防守意外。梅道嘉带着一些大军与物资以及一笔巨款,到达云州,经营云寰朔应四州。申义彬也到了幽州,现在随着天津港的逐渐修建完成,这成了物资主要运送的地方。苏仕国也到了石坚身边,战争只是政治一种手段,最后还是要到谈判桌子上来解决。

当然,谈判也是政治一种手段。最后宋朝安定下来了,还会向北进军。契丹安定下来了,也会继续不死心,向南进军,收复这里。

萧小一坐镇武州。同时,各部军队以燕山为轴点,继续前来驻扎。现在燕山南边相隔没有多远,就是一个大营。这只是被动的防守。另一条,随着各地的平稳下来,修建长城作为现在的重点。也不是修成明朝那样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上,石坚没有修建,翻过这些大山可不容易,就是小规模翻过来,并不构成危害,当大军翻过来时,宋军早就作出了反应。

石坚命令百姓,主要修建的是隘口。

特别是在燕山,将燕山隔成一段段的,终于使得萧阿剌活动范围减少,将身形暴露出来。有一天,几个探子在一处大山深处,看到他们的影踪。可惜的是因为地形还有兵力部署的关系,当宋朝大军赶到时,这个狡猾的小将军,如同他父亲一样,发现了不对,立即带了大军撤出燕山,逃出了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