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页

虽然这样说,可没有一个人真将他当作小人。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百姓,石坚所有的付出,大家可是看在眼里的。就是赵守节,都佩服石坚的节操。

“但问题又出现了。《易经》论德,论利贞。可老子说道,天地为一,后为阴阳。这是说万物的起源了,起于浑沌当中,也符合宇宙大爆炸理论。圣人之言哪,不可轻视。老子有一分为阴阳,阴阳分四仪。释迦牟尼有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这是多么超前的思想!但道家说无为,易说有为,佛说因果,又到底是谁对谁错?”

这时大家才真心怦着呼吸,原来如此,石坚这些话似懂非懂,可却在探讨儒释道真义。难道今天将会出现一个奇迹?让他找出万物的真源,道义的真理?

或者这天地之间的异象,代表着一种吉祥的预示?

或者今天有可能一个真正的圣人产生?可这是什么教,格物教?

石坚终于没有说话,大家为这个问题难倒。虽然基本上在屋内的人都信仰儒教,可不代表着他们一点道佛教义不相信。现在石坚摆在眼前一个敏锐的问题,一个有为,一个无为,这是根本上的冲突。

石坚在思考,众人也在思考。实际上自从石坚点化圆觉以后,还有在道教大会上所说的一番话,终于带来了一种批判思潮。但有更多人产生迷茫,无论儒道佛,中间都有许多似非而非的教义,不辨还好,辨了后更加让人糊涂。

这时,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可没有一个人感到饥饿,就等着石坚说下面的话呢。

赵祯还轻声地让唐介,拿着纸笔,借着摇曳的烛光,将石坚这番话全部记录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石坚一拍手,说道:“我明白了。”

随着这一声,外面突然暴起一声炸雷,几乎挨着屋顶炸开。闪电几乎挤进窗户来,将屋内照得光明一片,众人都吓了一跳。

第681章 圣人(下)

石坚继续说道:“古时人心智未开。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是愚昧无知。总有一些大智慧的人。如伏羲起火,神农种植、尝药、仓颉造字。然后有大智慧之人,对社会发自思考。如释迦牟尼生于印度战乱年代,诸小国同样战争不休,因此他的教义是希望人们从善弃恶。而孔子与老子同样生于春秋战国,只是老子希望百姓无为无争,内心平和,战争自然减少。而孔子则是希望百姓生活在一种有秩序的状态下。因为《金刚经》开篇就说吃饭。没有饭吃,连性命都未必保住,何来探询真义?即使有大道存在,在没有领悟之前,都到了地府了,何来大道可寻?”

“所以管仲也说人无衣食之愁,方知廉耻。至于齐家立国也非是错误。”

听到这里,大家哭笑不得,你说的孔夫子这句话说错了。人无完人,不可能每一个方面都是精通的,有的善于吏干,但未必善于治家,而且用了著名宰相房玄龄为例,让大家无法可辨。现在又翻过来说了。

但这时候,就是与石坚争辨,石坚也不会理睬,现在石坚的状态,几乎是一种自我深度催眠状态,根本就不知道旁人的存在。这种情况,就象阿基米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