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页

石坚又说道:“还有两三年,我会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至于你想看到契丹人最后的下场,等到我们儿子大了,你就会发现我有没有害你们契丹人。”

应当来说,从血缘上无论是契丹还是柘跋族,与汉人的血缘远比女真萌古人更亲近一些。(对于此点,有书友不服,那也没有办法,无法考证。但记载这两个民族都是发源于炎黄后人)在不伤害整体汉人前途下,石坚也尽量给他们一个好下场。但在民族独立,那是不可能。现在势力弱了还要继续分家,强大了怎么办?

可兴平脸上小红云直飞,我们的儿子?

石坚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难道我们不成亲?继续这样?想与我来个柏拉图之恋?”

兴平羞红了脸,跑出去。过了半天才想起来,我还没有听到具体答案呢。

第二天,石坚进入中书,既然赵祯同意还郭氏一个公道,李迪等人留用,石坚也没有罢相的必要了。看了一下政事,还行,现在朝廷人才济济,一切基本走上正轨。

石坚放下心来。

因为他准备要修书了,这得需要大量时间。而且这比眼下的一两件政事更重要。这是短暂的,而一种开明的理论将会影响数百年。不能不说,这一次感悟,使他整个人脱胎换骨。也对永恒与刹那更加能把握。如果换在以前,他根本想不到做不到,甚至连理义都看不起。

同时皇宫的案件渐渐有了眉目。到了第二天,再次有好消息传来。其实案件很简单,主管御药院的阎士良,也就是阎应文的干儿子,指使手下配了一种药,放在郭氏的食物里,使郭氏似乎象生了病,并且脾气暴燥。然后阎应文卖通了服侍郭氏的内侍,先是进谏郭氏求两位太后。

这时郭氏还清醒,一听有理,派了人求见太后,还送了一些贵重的首饰。可内侍再次递了一碗茶水,这一喝头脑不分东南西北,看到两位老太太来了,将潜藏在心里的怨言全部说了出来。

本为阎应文也不想使郭氏死亡,只是想留一个不好的映像,以后让她没有做皇后的机会。这件事就算了结了。正好杨太后说了一句,不可活的话。好了,这心一动,下了毒手。而且阎应文跑到太后面前一说,掐死了赵祯孝顺,特别是李太后吃了多少苦,好意思再追问?但石坚就要回来,现在他正准备将宫里的证据销毁。可石坚回来得太快了。郭氏的医案还在,一个个口供也没有对好。这一审,全部出来了。

但阎应文还没有招出吕夷简。

听了陈希亮的禀报后,石坚说道再审,为什么阎应文在皇上面前挑拨要废皇后?他一个内侍怎能有这样的胆子?还有自从皇后被害后,这个阎应文胆子越来越大,持宠或者认为持有太后把柄,多次矫旨。有没有人在背后指使?

矛头直指吕夷简。

但这时候,石坚还准备再次给吕夷简一个机会。因此第二次朝会时,他准备说话。再说一遍,知错能改,还给你一个机会。但以后你再想做什么勾当,经过这一次教训,想也别想了。

可到了大殿上,一看吕夷简不在。却看到吕夷简的大儿子吕公绰与二儿子吕公弼都戴着孝。难道吕夷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