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514 字 2023-03-15

不是真让他看完,看到李威看了许多本后,李治问道:“弘儿,可看出什么了?”

李威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孩儿只看到旱情没有缓解,还变得严重起来。”

“是啊,”李治叹了一口气。

竹纸是让他与妻子争了一份大义,弹压了一部分民怨,可这个旱情却是不能置若罔闻的。象这样下去,不但眼下关中以及河东河南一些州县,百姓生活难熬,秋收又耽搁了,秋收荒废,一直到明年夏收到来,百姓都没有粮食吃了。试问,不将这个危机解决,那个人能饿到明年夏收?

李威沉默不语,虽然浮想起那些老百姓十分可怜,可自己有什么办法。上次都想了一个主意,可让这位父亲,斥责得连头都抬不起来。现在不敢多嘴。

李治又说道:“弘儿,你上次出的那个主意……”

“那是儿臣胡乱说的。”李威连忙说道。果如狄仁杰所料,面对久久不能解决的旱情,父母要向自己出的那条主意屈服了。可未必是好事,看到狄仁杰没有,明知道会活人无数,可态度生硬,很不感冒。

武则天在边上说道:“弘儿,你那条主意不是治国之道。”

“是,母后,儿臣错了。”

“你听本宫将话说完。虽不是治国之道,可事态紧急,如有大批粮食进入关中,粮价会应声而落,活人无数。反之,关中不但有可能饿殍千里,粮食会越抬越高。又旱了这么久,国家的粮食本就不足,整个国家粮价都会被商贾哄抬起来。”

“母后,这只是一时的阵痛,一旦旱情得到缓解,局面就会好转。可采用了儿臣那个主意,让百姓产生什么误会,全国上下不是重农轻商,而变成重商轻农,都能影响到国家千秋的基业,”李威将狄仁杰的话原原本本地搬了出来。

武则天皱了一下眉头,冲郝处俊说道:“郝相公,你来说。”

“是,”郝处俊应了一声,然后对李威说道:“殿下的话也是理。然而今年的旱情却是很重,有的山区连食用的水都断了。臣与阎相公在中书省商议了大半天,最后认为虽然上次殿下的办法不大妥当,可事急了就得从权。能将灾情缓一缓,活人无数,朝廷不惜三四个子爵或者男爵,也是值得的。不过陛下却不能下明诏,向天下商人宣告,否则将震惊朝野,耻名史册。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商贾相信有这么回事,自动将粮食蜂拥进入关中。再用昭奖的态度,进行封赏。这样倒是解决的途径。”

说完了郝处俊用殷切的眼神看着李威。

掰不倒皇后,就立即办正事,灾情是一天不能缓了。尽管对商贾不耻,可无他途,只好与阎立本再次商议,然后进宫禀奏。巨大的旱情,压得李治与武则天低下了头,也压得这位鲠直的使相,不得不低下脑袋。

乍听起来象是掩耳盗铃,性质确实是两回事。但李威想都没有想,就说道:“郝相公,这是不可能的,不下诏书,商人虽然奸诈,逐利而行,然而地位低贱,朝廷反悔与何人诉说?商人既然喜欢逐利而行,看不到实质性的好处,更不会相信,他们会不会放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