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727 字 2023-03-15

自己反击,父亲有些急,母亲会更急。

“弘儿,本宫刚受到了一条消息,贺兰敏之这个禽兽,在湘水边连同众多恶仆,被人拽下马来绞杀。此事也算替你出口恶气了。”

武则天将贺兰敏之杀死了,现在说出来,别有用意的,但倒是一条好消息。李威终于说道:“母后,论智慧,儿臣不及你千分之一,难道你看不出明崇俨不仅仅将矛头指向了杨家小娘子,这次得逞,下次就能指向儿臣了。西汉巫蛊一案,开始与太子有何关系的?”

“弘儿,巫蛊一案前有史例记载,本宫断然不会让它发生的。”

这又是有话外之音了,算是一个含糊的允诺。但杨敏依然必死!狄仁杰算得很对,不是与杨敏过不去,是父母亲也需要这个妖祟案,所以八百里之外的那个老家伙,才敢授意明崇俨这么做。不过讲道理了,就好办了,李威将武则天的手拉着,但这一回一点其他不好的想法都没有,只是借着这个动作传递一种感情。

缓缓说道:“昔日魏王对太宗祖皇说,我得大统,当杀尽自己儿子,传位于弟。太宗于是不悦,能对自己子女下手,还能对弟弟更好?此理是一样的,儿臣很愚笨,别的没有,只是一个心不算太坏。这也是父皇母后最看重最喜欢的地方。今天儿臣能出卖自己喜欢的女子,那么明天呢,对父皇母后儿臣万万不敢有不敬之处,可对弟弟妹妹呢?这样一个心性凉薄的儿子,母后当真喜欢?”

讲道理嘛,他前世的职业就是传授学业,讲解道理,还是很拿手的,劈开第一句,就说得十分有理。又继续说道:“灾情千古少见,父皇是急了些,母后也是急了些,但母后,你有没有想过,天意不可测,当真与人间的事有关。裴家小娘子入宫时写了一首《黍苗》,让母后很开心。为什么呢?这也是一种事实,周宣王执政不可谓不德,然而旱灾却远胜于今天。”

与裴雨荷交谈,才知道写了这首诗的,听到后李威不由地对她连看了好几眼,诗经里多少首诗了,她怎么想得到的。不要说有准备,谁也想不出来,母亲会让她写字。

“别的孩儿不知,但看过很多灾民。他们虽然哀伤,可对朝廷不怨,对陛下与母后不怨。儿臣多次说过此事,不是对父皇母后拍马,是打从心里面,对父皇母后敬仰。其实灾情不可怕,当初禹舜之时,洪水泛滥成灾,于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让禹治水九年,天下大治。现在的灾情又有没有那时的严重?父皇母后做得很好,日夜为灾情焦虑,白马寺法会又跨出一大步。这才是心诚则灵,如果上天有眼,一定会降下洪福。为什么非要往凡人都弄不懂的鬼神上引?百姓本来无此意,一引反而招惑了一些不好的是非议论。而且杨家小娘子是何样人,皇后也清楚的。休去太子妃倒也罢了,其实儿臣也默认了,劝说过她,让她只做儿臣的一个侧妃,不但全了儿臣的心意,也全了母后外戚之名。可是妖祟一事翻出,杨家合府上下,必死无疑。当真是妖祟?这算不算失德。”

其实见得久了,畏惧还是有的,不过不那么可怕了,性格温吞,于是与自己这个厉害的母亲侃侃而谈。

但心中叹了一口气,失德不失德,恐怕母亲也未必在乎。

又说道:“母后,其实儿臣心愿真的很不大,再说,现在一切很好。父皇仁俭,让百姓感动。母后聪明却是天下无双,替父皇补漏拾遗。儿臣说不定会替父皇母后想出一两个歪邪的主意,锦上添花。这世上还有什么坎,我们一家人渡不过去的?就是史书记载这段史实,所有史官也只会艳羡地讴歌颂德。母后,何必不需要的也去点缀,节外生枝?”

用亲情打动母亲,又隐隐透露出一些意思,我只出一些歪邪的主意,给你们加光耀脸,并不想与你们争名夺权。这才是父母亲最看重的东西!

继续说道:“儿臣最艳羡的是谁,是自己的小妹,看到她在父皇母后身上撒娇,儿臣也是很想的……”

“痴儿,这个不妥的,你是大人了,做事需要注意礼仪。”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