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477 字 2023-03-15

“不用装可怜,以后少惹你父皇与本宫生气就是。这篇奏折你看看。”

来唐朝这么久,讨厌的事之一,就是看现在的文章,包括奏折。骈文之风盛行,连奏折批阅,都尽用骈文,一味追求骈俪、排偶、词藻、音律、典故,写得好固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可都这样追求了,又能有多少好文章,不要说一篇长文,就是诗,那么简短,因为对偶等的拘束,整个唐朝作出多少首,没有一千万首也有几百万首,可真正留传下来又有多少?

将浮华的部份去掉,真正的内容有可能不到十分之一,就是这十分之一,中间甚至还有冷僻的典故,让人不明白。写起来不易,读起来同样不易。

但这篇奏折他却认真读了起来,因为是许敬宗写来的。字很大,不过写得尚可。老许为人不提,才华确实不错。看完了,不大明白了,就算许敬宗不轨,可将这个六岁的女童弄到自己身边,又能做什么?再说,京兆韦家,还不会屑于与许敬宗沆瀣一气。

这篇奏折到了洛阳后,武则天基于许敬宗以前的表现,还没有怀疑。不过知道许敬宗多少有些着恼,认为是儿子身边亲近的人,出了主意,将他也罗列在怦击范围之内。这个亲近之人就包括碧儿与上官婉儿,特别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之死,正是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告上官仪与王伏胜与李忠谋反处死的。既然能作诗了,也知道一些事了。于是气恼之下,充塞韦家女进入东宫之中。

不过想一想,东宫之内太子的贴身宫女,则是将来良娣等妾重要的人选。按照制度,太子除了一个太子妃外,其妾编制也十分庞大,正三品的良娣二人,正五品的良媛六人,正六品的承徽十人,正七品的昭训十六人,正九品的奉仪二十四人。其中良媛与承徽,是狄仁杰为两名义女盯好的位置。

当然,编制是编制,为了爱民轻色,无论是皇帝的后宫,或者是太子的后宫,这些编制都是常缺的。

江碧儿与上官婉儿出身皆不大好,虽知道许敬宗是气愤之举,可京兆韦家的女子,让武则天颇为动心。也就是这篇奏折不管许敬宗出于什么心理,但有可取之处。

武则天说道:“本宫接到奏折后,询问了韦家的一些官员,也知道韦玄贞此女的一些情况。虽然年幼,可姿色隐然是韦家诸女翘楚,也远在上官婉儿之上。而且此女从小聪慧过人,深得京兆韦家上上下下欢迎。韦玄贞前往普州上任,韦家的长辈都舍不得她吃苦,将她留在京兆。韦家此次舍得,本宫心中也是很欢喜的。”

可是李威却在脑海思索,总觉得这个韦家女让他感觉怪怪的。其实这段历史他读过,甚至都读过韦玄贞这个名字,因为没有注意,遗忘了。不过武则天再三说她如何如何的,渐渐想起一些。

不知道历史上老三是何时做太子的,但历史上,自己有可能三四年就得莫明其妙死去,然后三四年老二让母亲流放到巴州,就在巴州写那黄豆诗的。这样算一算,大约七到九年,这个韦家女那时也正好是在十三岁到十五岁之间。韦皇后长相记载又记不起来,可她与老三的女儿李裹儿号称大唐第一美人。凭老三遗传分子是不够的,这也证明韦氏之美。

这个韦家女年龄想仿,在韦家中长相隐然翘楚,婉儿长相很不弱了。也就是说此女长大后,有可能比杨敏她们还胜过一筹。这……已经对上号了!

急忙叫道:“母后,不可啊。此女年太幼,倒是与三弟相仿佛,母后还是让她与三弟订亲吧。”

开什么玩笑,这个毒饼子皇后能要么,说母亲怎么怎么的,那是对子女的,对丈夫,至少他看来,对自己这个便宜父亲,已经尽到一个妻子职责。可韦家女能要么?帽子绿油油地不提,天知道那一天给个毒饼子毒茶的啥。

也不顾得兄弟友爱情深,一脚再次踢给老三李显,还让老三享受去。

第136章 圣意难违 洋曲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