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553 字 2023-03-15

只是出李威意料,陆马与梁金柱二人替糖取了名字。蔗糖不叫蔗糖,叫“圣皇糖”,冰糖不叫冰糖,叫“圣后糖”。

落了两天雪,雪就住了,洛阳一片白茫茫的,邙山都是一团雪白。糖到了洛阳后,销售情况,却是很好。不谈排挤,只谈两次派发的广告效应,江南没有轰动,洛阳倒是翘首相盼。

又是到了年关,有钱人家图个新奇,奢侈物品嘛,包装也好,这都是李威当时说过的。狄仁杰皱了多少下眉头,李威没有看到。可这些小坛子装的糖,从噱头到包装,都让人好奇。便卖得很贵。

也是论斤卖的,但一斤的蔗糖,售了近五十文,冰糖倒是论条卖的,价格更高。

李威在东宫听到了售价,也觉得咂舌。现在的一斤,有可能只是后世的四两多一点。也就是一斤,足有一百多文,丰收之年,能买江南优质的稻米一石多。可没有作声,现在的蔗糖赚的是富人的钱。一旦普及开来,价格就会下迭。

天放晴了,李威到了皇庄。

皇庄还是草创,可有了一样新奇的东西。坑房,温度计做起来不是很难,原理很简单。玻璃有的,叫药玉,或者其他一些名字。水银早就有了。唐朝烧出好的玻璃大约不行,凑和却是可以。温度也好调制,冰的温度为零,沸水的温度为一百度。但什么温度适合孵化,李威却不知。

煤也有,甚至时不时有百姓发现露天煤矿。但李威不能提,煤发掘会利国利民,可最终好处,无疑还是落在大户人家手中。实际情况呢?多少贫困的百姓,以烧炭谋生?别以为白居易写的《卖炭翁》很凄苦,多少能换一些钱回去度日。一旦卖炭都不成了,唐朝不知道多少百姓,失去了一份谋生的机会。孰轻孰重,无从取决,关健还不能说。

心中犹豫着,于是放在心中。取了炕房,因为养的禽类有些多,顺带着说了炕房的方法,用了柴炭,温度多少,也没有准谱。但一场雪落后,炕房里的鸡鸭鹅倒是出来一些。皇庄的人过来报喜。

呆在东宫里很无聊的,带着狄仁杰等人过去看。

成功率不算很圆满,可从某些意义上,这是第一次人工孵化。

没有母鸡母鸭母鹅,小鸡儿小鸭小鹅跑得很欢快,身上长着绒绒的毛,都分不成鸡鸭鹅。

小鸡小鸭,看过的不少,可这么多,却是很壮观,韦月与上官婉儿蹲下来,笑嘻嘻地看,还喜爱地用小手抚摸着。

但对韦家女,李威一直很警惕,心性使然。心性不改,长大后,未必是好事。

将狄仁杰拉到一边,低声说道:“狄卿,孤这里新得了一万缗钱,元旦到来,你拿去,与魏卿他们用了。”

“一万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