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63 字 2023-03-15

然后想历史,历史上南诏虽然可怜,夹在吐蕃与唐朝两大帝国中间,两头受气。可不是象大理那样老实,这也不是一个温顺的主,在唐朝安史之乱末落后,曾多次进攻唐朝,从四川等地,掳走了几百万,或者几十万百姓,这个记得不大清楚了,掳回南诏做奴隶,这些百姓到了南诏后生不如死。具体的,又记不得了。

想到这里,说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何解。”

“只是羁糜,时叛时降,为什么会叛,还是某些不良官吏鱼肉乡里,当地僚人不服引起的。因此,朝廷大多数时候,让他们治理自己。战是其次,安抚才是主调。如果大多数部落愿意协助我们大唐,叛军将会不战自败。”

“只怕很难,还有吐蕃。”

洱海离吐蕃管辖的地盘很近了,其实南诏二十万人马的神马,在梁积寿眼里还是浮云,正是担心吐蕃会出兵。

李威却摇了摇头说道:“吐蕃也许会对南诏出兵,也是借力打力,对付南诏各部尚可。但在洱海与我们唐朝军队交战,他们未必有这胆量。一是姚州天气开始湿热了,吐蕃人不大适应。即使是下了高原,只要引到湿热地带,吐蕃未必占优势。二是吐蕃更着重实利,征服南诏各部,十分困难。如果单是南诏尚可,还有我们大唐,除非我们大唐真正末落了。就是征服了,得到实利很少,得不偿失。”

说完了,却在想另一件事,吐蕃只是大胜了一场,如果大胜两场三场后,未必不会不对南诏动手。现在嘛,大约不会的,恐怕就是论钦陵自己也叫了一声侥幸。

“谢过殿下指导,”梁积寿高兴地说道。什么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他根本没有考虑过,只要吐蕃不出兵,这一仗已经是胜定了。又看到姚元崇二人,知道太子有事,正要告辞,李威又说道:“梁将军出马,一定会马到成功。可是切记,莫要贪功,胜后将功劳瓜分各部,不能让一族一枝独大。”

就差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有说出来了。

“喏!”梁积寿应了一声离开,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

李威这才转向姚元崇与西门翀二人,将桌子上的邸报递给他们。

两人看后,眉头紧锁。其实皇上将这份邸报给太子看,很没有道理的。许敬宗一死,就是许彦伯,太子也未必放在心上。就象南诏各部,根源还是吐蕃。没有吐蕃支持,任凭蒙俭再大的胆量,凭据山林作乱敢,可围攻姚州都督府,却没有这个胆量的。其实朝廷对南方,不太感兴趣,否则管辖的范围早就推到了望茫两部。

就如李威所说,得不到实利,难不成让望茫两部的百姓用小车子将粮食推到长安作为贡税?因此,朝廷并没有感兴趣,区域推到了洱海一带,自己将扩张的脚步停了下来。

只要将吐蕃打得头破血流,南诏观风向的各部,立即龟缩,也就安稳了。所以即墨之言是一理,梁积寿之言又是一理。

许敬宗亦是如此,他一死,许彦伯不可畏惧了,太子也不是心狠心辣的人。况且许彦伯都死了,只是他的两虚岁的儿子与一个妻子,皇上想让他们母子回来就让他们回来,不想让他们回来,就不让他们回来,太子不会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