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91 字 2023-03-15

裴行俭摇了摇头,说道:“刘相公说得对,非是殿下亲临,西南不平。”

他指的平不是平乱,而是平定,包括治。一是太子的才能,二是太子的威望。换其他任何人,除非皇帝陛下亲临,都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狄仁杰没有说话,眼中却闪着光彩。

这些蛮人的酋长一直相送,带着帐蓬一路送到姚州,才依依不舍地停下。

回去的道路走的还是戎州,不敢走雋州,害怕吐蕃人恼羞成怒,出兵报复。出了戎州,终于能看到文明的气息。李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刚出发,就迎来了朝廷的钦差,旨意有些出人意料,让薛仁贵担任姚州大总管的,梁积寿大约是因为许多酋长上书,赦免了死罪,以白衣身份协助薛仁贵治理姚州。梁积寿原来手下几员战将,也先后赦免死罪,有了一些职位。大约朝廷还没有听到西南的具体消息,害怕西南暂时平定,还不能安份,于是用这两员大将继续坐镇。

朱敬则道:“须是这样做,否则以后武将不畏失败,会多有轻敌之举,误国殃民。”

李威看着西边的山峦,没有说话,畏败,唐朝军队已经不是前些年唐军,大非川才是一个开始。但没有说。

心中也不大认同,姚州安定了,连铁桥都捣毁了,两员大将坐镇,颇是浪费。但自己不能扭转老子的想法,于是与薛仁贵这几人作别,继续北上,就到了益州。

益州官员远远迎了出来,一路相陪,向益州城走去。忽然在一座山前面停了下来,李威指着它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益州刺史说道:“这是圣上的旨意。”

“圣旨啊,”李威意味深长地呢喃了一句,然后徐步走了过去。

心中又想到,又继续开始了。但对国家百姓倒是好事……老子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也是一个做实事的人。

第225章 人心所向 辽东红玉

这个山坡与洛阳那个皇庄很相似,连绵的小山坡,山坡下还有一个小水坝,水坝后面是一个小型的水库,库滩边连绵着有几百亩平地,于是将洛阳皇庄的那一套照搬过来。

山上种了许多川柑,种着一些草,益州气候宜人,这些草长得也好。山下有棉花,还有一些高梁,养了很多猪鸭,水库的浅水滩上种着一些水生作物。李威还看到了几十亩水稻,径直走过去,看着一排排整齐的行距与株距,问道:“益州什么时候开始种植这种庄稼的。”

“殿下,是稻米,益州种了很多年,那一年臣不知,产量一直不高,直到这种插秧开始后,听说南方居然有亩产两石的,陛下在全国普及这种‘立养’时,臣也试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