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194 字 2023-03-15

其实总的来说,庄稼比以前看上去长势好一点。

想要彻底见效,有可能十年,有可能二十年。种子在变异,地力在增加,方法改善,产量必然逐步增加。倒也不急,反正老百姓也不过三四千万人,若大的疆域……其实只要一亩地两季能收到三四石,随便着都不会挨饿。

但看到庄稼渐渐成熟,一眼望去,一片金色,也十分壮观,又有一番喜人的景象。走以田垅上,到处看了看,已经被百姓发现,露过很多次脸,终于让他们认出来,开始过来参拜。李威客气扶起,失去了参观的兴致,说道:“回去吧。”

不过京城里并不安宁。

活字印刷,有异议的人不多,书便宜嘛,似乎是好事。至于会不会开化百姓,真没有多少人想到。但标点符号,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大儒争得面红耳赤。

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说好的人认为是明确经义意旨,定一下标准,学子学起来容易。说不好的人,有的认为是随便定下标准,是对上古诸贤的亵渎,没有人有能力,给这些上古诸贤定下标准。还有人心地不好的,忧心仲仲,不仅是亵渎曲解了上古诸贤想法,也是定下标准,甚至教无可教。之所以他们是大儒,正是能断章截句,其他人做不到。还有的认为工程浩大。

两相争执不下。

只有一点没有异议,工程是很大的。上古的文章文字简单而深奥,所以说微言大义,亦是如此。比如对《史记》断句就比较简单,但对《左传》断句就有些困难了,再到《尚书》则更难。

不但国子监在吵,弘文馆在吵,崇文馆也在吵。

吵完了后,一个个上奏,继续吵到三省六部,再吵到李治与武则天。

李治很是头痛,于是下了一道圣旨,几天后,太子行宫落成,率领五品以上的官员到九成宫赴宴。这一赴,多半是暂时不归,正好能避避夏天尾巴的暑气。

李威听了不由乐了,老子又要想当驼鸟。不过乐的不在此,是乐幸好不是以自己名义提出的。

回了东宫,几对燕子高兴地围在碧儿身边飞来飞去。碧儿高兴地与它们打着招呼,然后又问道:“殿下,你说,过两天,狄蕙与狄好进东宫,看到它们会不会喜欢?”

“不知道,”李威答道。

两个少女性格李威十分喜欢,可她们毕竟是真正的成年人,心智与碧儿又是不同。不过狄仁杰将她们关得紧了,虽说东宫是一个大牢房,呆在东宫,比呆在狄家要好。

又将刘群喊过来,问道:“有没有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