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396 字 2023-03-15

没禄氏摇了摇头。

“秋收开始了,因为丰收,今年粟米价格每斗只有四文。这还是朝廷下了旨意,用洛阳与长安两处谷仓容纳调度的,否则还要更贱。为什么仅两年时光,恢复得这么快?”

没禄氏知道他想说什么了,道:“但棉花与太子无关。”

“当真,某告诉一个秘密,所谓的棉花,是太子给他母亲的功劳。”

“怎么会?”

“不是不会。太子年渐长,陛下身体不好,所以对太子一直有些忌惮。因此,太子不但用棉花讨皇后欢心,又献了活字印刷给陛下。”说到这里,明崇俨牙齿咬了咬。

不说自己现在权利太低,又不在京城之中,就在京城,想要离间,也是不易。

“我倒听说一些,这些都是你们唐太子在坊间听来的。”

“听来的?你当真?不瞒于你,我听到这个说法后,曾派了许多人到坊间听,派人询问各个外国使节,可什么都没有听到。这是我有心打听的,难道太子遇到了神仙不成?”

“你是说……?”

“我不知,也不会下结论。只是想说,太子成长起来,将是你们吐蕃头号大敌。而且他与众不同,名义饱读礼书,实际急功近利,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的那种人。诗书给了他知识,又不迂阔,以后他若登基,当今皇上将会远远不及。”

“但是你……”

“王妃,莫要小视于人,陛下需要我替他治病,某就有机会。今天某来找你,只是想做你们吐蕃一个朋友,又不求你们吐蕃什么。某能成,多少对你们吐蕃有帮助,说不定会有大用。某不成,你们吐蕃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何乐而不为?”

确实满朝文武小视了他。他门楣太低,孤立无援,否则以他的才能,早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比如这次会面,见到没禄氏,先不提暗中投靠吐蕃,而是从布价与粮价说起,立即收到奇效。

没禄氏只是沉吟。

明崇俨道:“某马上就要回申州了,王妃三思。如果愿意,派人到申州,与我联系一下。如果不同意,也就罢了。不过某先送一样东西给你。”